2013年12月,省一附院计划安排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80名学生实习,谁知因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纷纷向学校要人、实习生不够分配而为难,只能一边道歉,一边只给他们派出60名。原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因为专业对口、素质普遍较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校领导班子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分析这一现象时认为,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内涵发展,才能提高服务经济、提供人才的贡献率,办出让学生幸福成长、家长放心、教职工舒心、政府满意的大学。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锐意进取,2004年,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全国8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的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药物制剂、护理等五个省级特色专业成为学生与家长的挚爱,学生“进出”两旺,学校在校生去年实现过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在95%以上。面对蒸蒸日上的办学形势,如何走好内涵发展之路,让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提出,要努力追求体制上有较大创新、教学上有显著成就、科研上有重大贡献、文化上能引领城市的办学目标,建设“省内有优势、国内有影响、办学有特色、学生有作为”的示范性高等院校。
为了实现体制上有较大创新,学校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坚持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培养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致力于推行具有本校特色的“五教”工程,稳步推进内涵发展。目前,通过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激励青年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学校的285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已有71位、硕士及以上学历者68位、双师型教师201位,其中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5位。学校为全国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药专业主任单位。学校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我用”原则,与多家医院及医药企业建立人才共享机制,聘请医疗行业知名专家为专业带头人,建立了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逐步建立起以中医药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大为扩展,学生的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学校还先后建成8个模拟职业环境的实验实训中心、一所附属药厂和两个康复保健基地,有力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为了实现教学上有显著成就,学校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开设了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医疗美容技术、药物制剂技术、护理、医药营销等10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150多家医院、药厂及康复、保健、美容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覆盖本省和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实训实习基地网,并逐步实现了“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建校20多年来,学校为抚州市培养了近万名农村基层医疗人才,为全市医疗机构输送了数万名专业人才,为药企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在追求科研上有重大贡献、文化上引领城市的过程中,学校坚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致力于创新型、应用型的科研工作导向,汇聚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沉淀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价值。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以上课题17项;主持省教改课题3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28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90余部。由于科研特色鲜明且成绩突出,学校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依托单位、国家建设项目盱江医学流派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教材编写,每年都有教师担任多部教材主编、副主编等,尤其是2013年在教育部、卫生部中医药高职高专91本第三版规划教材编写工作中,学校有13名教师担任主编、25人担任副主编、84人担任编委,参编人数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尝试将中医药文化、大学文化及临川文化融合成自身独特的“三元文化”,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由学校党委书记黄文贤、副书记龚玉秀领衔的思政部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校长胡志方教授主持的课题《江西建昌帮炮制地黄的品质特色及炮制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