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喘病”顽疾:冬“除”慢支内外兼治

27.11.2013  13:03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最怕过冬天。因为这意味着年复一年困扰他们的疾病会再次发作,他们将在咳喘、憋气中挨过整个冬天。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都是较难治愈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迁延反复,难以去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一些“不甘心”的病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东城中医院,希望找到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蒋冬莺和她的医疗团队没让这些病人失望。

  ■专家简介

  蒋冬莺

  著名呼吸科专家,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后分配到湖南长沙湘雅医院,从事中医科研、临床工作38年,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大泡、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等,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东城中医院出诊时间:周一、周三至周日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固本培元

  提起慢性支气管炎,我们一般都会以为这是老年病,但其实这是一种年轻人和儿童也较为多发的呼吸系统常见病。蒋冬莺主任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界定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或2年以上为标准。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该病与吸烟、粉尘、刺激性气体以及病毒、细菌等感染、气候的改变以及人体自身免疫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多在冬春季发病,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喘促不宁,有的病人发作时甚至无法平卧。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由饮食起居,吸烟嗜酒,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长期互相作用,逐渐引起肺脾虚弱,复感外邪侵袭,诱发成疾。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气虚弱,外卫空疏,利于六淫外邪乘虚而入,邪客于肺,使肺气不得正常宣降,故咳嗽,气喘之症遂作。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不但饮食谷物精微上奉日少,水湿亦因之停聚为痰饮,痰饮上逆,阻塞气道,故喘促痰多。肾主纳气,主水主命门火,肾虚则气不归根,故动则气促;命火不足,则水失其制,上泛为痰。”蒋冬莺主任概括,在中医看来,慢性支气管炎归根结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统称的‘六淫’即外因,自身免疫力差是内因。

  “治疗慢性病首选中医很关键,中医固本培元,毒副作用小,不会产生依赖性,并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蒋冬莺主任强调:“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依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通过辨证分型,确立相应的治则,其效果显著。

  中医绿色疗法“外埋内疏

  助病人轻松呼吸

  对于攻克慢性支气管炎,中医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寻求更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的“外埋内疏”绿色疗法经过临床实践,被证实不仅对慢性支气管炎,对哮喘、慢阻肺以及咽炎、鼻炎等呼吸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蒋冬莺主任介绍,所谓“外埋内疏”是在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病因病机基础上,研发的以“罐、熏、针、穴、磁”五大中医治疗手法辅以内服中药的系统治疗手段。她表示,我国古代中医就对哮和喘症的症状和治疗有过记载,经络拔罐、穴位熏蒸、三穴五针等都是中医古法,再加上磁药叠加调节人体生物磁场、穴位注射提高免疫抗病能力等现代中医治疗方法,就构成了中医独特的“外埋内疏”疗法。这种疗法的优点是采用的是纯中医、中药,整个治疗体系不含激素类、气管扩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安全无副作用。

  蒋冬莺主任说,中医强调整体辨证施治,咳喘症状虽然直接和肺相关,但人体是一个整体,肺的问题又可能还牵连着脾、肾、心等五脏,因此无论“外埋内疏”绿色疗法还是开具的中药方,都是从整体上进行调理,治疗方法和药方也要根据病情的不断变化灵活调整,因此更需要患者与医生紧密配合,“我们一个疗程一般要病人治疗大概一个半到两个月,每个星期做两次,每次都要把脉、看舌苔,看病人病症有什么改进,哪些地方好一点,哪些地方还需要巩固治疗,根据病情调整用药配伍。所以,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病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治疗慢性病坚持才能看到好效果。

  病例从走路都困难到可以出差

  蒋冬莺主任采用的“外埋内疏”加汤药的治疗效果在病人身上都有体现,因此看到疗效的病人也都“坚定”地跟随蒋主任。她治疗过的病人中有一位70多岁的老专家,有慢阻肺病史多年,两年前患上肺炎,虽然住院把急性炎症控制了,但咳喘并没有好转,稍微活动一下就胸闷气短,感觉憋气。今年9月,他找到了蒋冬莺主任。由于老人耳聋得厉害,蒋冬莺只能和他用文字交流病情,两人通过在纸上一笔一画“交谈”,蒋冬莺慢慢掌握了老人的既往病史,通过诊断,为他确定了“外埋内疏”加汤药的治疗方案。治疗了一两次后,老人感觉不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美国的女儿。“这个女儿很紧张自己的父亲,特地从美国飞回来带着父亲来找我,详细打听治疗方法,她最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听了蒋冬莺主任的介绍,老人的女人稍稍放心了一些,看到老人坚持治疗的决心,同意他跟随蒋主任试一试。“现在老人已经治疗了近一个疗程,不仅咳喘症状好转,耳聋也有改善,因为肺肾同治,肾开窍于耳,能够听见一点声音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用语言交流了。前些日子,他跟我说要去外地出差,以权威专家的身份做一个科研成果的鉴定,要知道他以前连走路都喘得厉害。

  慢性咽炎

  感冒治疗不及时的“后遗症

  咽炎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疾病,除了环境因素,说话过多、鼻炎导致的鼻涕倒流到咽部也是咽炎的常见病因,因此咽炎也是一部分特定人群如教师、导游的职业病。据蒋冬莺主任介绍,咽炎一般多由感冒引起,急性咽炎往往不厉害,只是嗓子不舒服,因此病情初期病人一般认为都能扛得过去,多喝水似乎就好了。然而,实际上病根本没好。时间长了,反反复复,咽喉后壁的黏膜形成淋巴滤泡增生,咽部反复发炎,就演变成慢性咽炎。因此,蒋冬莺主任提醒,一般感冒还是要及时治,而且要治疗彻底。

  中医治疗咽炎采用“外埋内疏”效果也较好,但由于慢性咽炎患病者多为年轻人,通常没时间看中医,因此她推荐了一些简便易行的咽部保健小方子——玄麦甘橘汤,主要由玄参、麦冬、甘草、橘梗四味药组成,这些药材都可以在中药店购得,每天取四味药各几粒冲热开水代茶饮,可养阴润肺利咽,没有副作用,大人小孩都可以喝。“如果咽炎急性发作较为厉害,又没有时间看医生,也可以用保温杯泡点中药和茶叶,不停地吸其蒸汽,原理近似药物熏蒸,可作应急。此外,晚上睡觉前、刷牙后以盐水漱口(漱至咽部)也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蒋主任建议道。

  过敏性哮喘病人:

  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过敏性哮喘也是冬季易复发的疾病,蒋冬莺主任介绍,很多过敏性哮喘病人是从一出生就有这种疾病的,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家族遗传也有一定因素,因此治疗比较困难。“中医在应对过敏性哮喘方面比较领先一点,一些过敏性病人采用中医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蒋冬莺看过一位50多岁的患者,该患者先天就患有过敏性哮喘,有数十年病史,“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双肺有大量哮鸣音,但因为有糖尿病、高血压,他不敢使用激素和西药,病人憋得很厉害,忍受了这个病几十年都没有治好,他已经比较绝望了。我推荐他试试我们的‘外埋内疏’绿色疗法。他后来复诊时说,治疗当天晚上就感觉舒服多了,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现在他一直坚持治疗、吃中药,已经可以出去做点小生意了。”蒋主任说。

  ■贴士

  进三九 防未病

  蒋主任介绍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都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在进入冬天以后,由于气温下降,湿度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聚集不散等诸多因素会造成很多患者反复感冒、咳嗽,鼻炎、咽炎反复发作等,尤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日子是越来越难熬了,咳、喘、憋、闷等症状在普通人群中越来越多见。

  蒋主任介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易感人群可以选择在三九来临之时贴敷“三九贴”,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也体现了“天人相应”人体随自然界调整的中医学整体辩证的思想。普遍患者反映,连续三年按疗程贴敷,效果更佳。记者 孔瑶瑶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