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面世首发

30.10.2013  18:28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史记》修订本19日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新加坡、伦敦、东京、纽约等全球25个城市的31家书店同步首发。这是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2006年启动以来面世的首部成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载始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时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来居于“二十四史”之首。1959年出版的点校本《史记》,由顾颉刚等学者整理,因其分段精善、校勘审慎、标点妥帖,相关技术处理得当,成为半个世纪以来最为通行的《史记》整理本。但受到当时学术、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古籍整理的标准和体例还不成熟,也留下了诸多遗憾。2006年,在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冯其庸等著名学者的倡议下,中华书局集合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全面展开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

  据《史记》修订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生群介绍,修订本改订标点约6000处,新增校勘记3000余条,处理文字约3700字(增1693字,改1241字,删492字,移298字),改正原点校本排印错误300多处,并且恢复了被原底本删削的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中的《补史记序》《补史记条例》和《三皇本纪》。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认为,文献典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以《史记》修订本为代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依据,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