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工作人员为何曾被规定遇首长不打招呼不说话?

07.09.2015  12:59

  核心提示:彭老总被批判并搬出中南海后,机关工作人员被规定:凡遇到首长(领导人),不能打招呼、交谈说话,以免影响领导人的休息。大家自然严格遵守这样的规定。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1期,作者:曾景忠,原题为:《我在中南海见到的朱老总

  从国内战争时期的工农红军,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再到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之总司令。1949年后,朱德逐步离开军事指挥岗位,主要担任国家领导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但人们还是习惯地称呼他朱总司令,或简称朱老总。这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亲切感。

  我在上学期间,只是从报刊和电影中看到过朱总司令的形象。直到1960年参加工作(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住在中南海,才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他的举止,了解到他的一些活动和性格,还直接听过他的讲话。虽然我与他没有多少直接接触,但还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与总司令家比邻而居

  我在中南海工作期间,在院子里能经常见到的领导人,就是朱德总司令。原因是我居住的宿舍楼和工作的办公楼,都与朱老总住的小楼紧密相邻。

  我们的办公楼和宿舍楼,都是三层的筒子楼,这两栋楼,从东到西大约80米长。办公楼在北,宿舍楼在南,两座楼平行,相距也就三四十米。而我宿舍楼的东、西两头,各连着一座三层小楼。东头的小楼,住的是刘少奇、王光美一家,朱老总和康克清一家住的是西头那座小楼。两座小楼既是领导人的住宅,又是他们的办公地。

  由于我工作、住宿的地方与朱老总的家非常近,所以能经常见到他在院子里活动。他的面庞、身姿,与我过去在报刊、电影中看到过的没有两样。他严肃的面容和厚厚的嘴唇,显示出的质朴、坚毅,给人深刻印象。上世纪60年代,朱老总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身体壮实,精神矍铄,一副老将军的丰姿。

  我们这些机关工作人员,当时都年纪轻轻,见到朱老总时,多想与这位老元戎握握手,问声好。但是不能,大家都没有这样做。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听说“彭(德怀)总”原先就住在中南海里,他也没有架子,见到普通工作人员,也爱说说话。但是,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被划为“反党集团”头子,被批判为“伪君子”。彭老总被批判并搬出中南海后,机关工作人员被规定:凡遇到首长(领导人),不能打招呼、交谈说话,以免影响领导人的休息。大家自然严格遵守这样的规定。

  朱老总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军人作风,生活非常有规律,注意锻炼身体。

  他每天早晨坚持做早操。冬天,室外天气很冷。他家住的楼因在我们宿舍楼的西侧,故而早晨阳光被我们的宿舍楼挡着,他自己的家门口见不到太阳。早晨八九点钟,我们开始上班了,偶尔往窗外一看,发现正对着我们的办公室窗户,朱总司令在院子里低矮的冬青树前,伸展胳膊做操呢。

  下午,我们经常看到朱总司令右手拄着手杖,由警卫员郭仁陪伴,在院子里散步。他们从第二道门走出去,经怀仁堂南面向东行,到达中海的西岸。中海西岸边的码头,停放着游船。警卫员搀扶他坐到船上,然后将船划到东岸登陆。原来,中海东岸有中南海里养花的花房、花窖。朱总司令酷爱花卉,他有空就喜欢到花房、花窖赏花。他还在自己住的楼前搭花棚养花。

  中海东岸的花窖旁边有个幼儿园,中南海机关干部的小孩可以进这个幼儿园。朱总司令喜欢儿童,他到花窖去,有时也到幼儿园看看。

  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见到朱总司令去,都拍手欢迎。他还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合过影。朱总司令闲不住,常到全国各地视察。他即使在北京,也不总住在中南海里,还常到玉泉山庄去住。玉泉山庄为政治局常委每人建有一栋小楼。朱总司令不时到那里休息。

  自1958年后,机关干部每年要参加体力劳动。我们参加劳动,就在玉泉山庄里。如果朱老总正好住在玉泉山,我们就能沾光看电影。每逢晚饭时,听到通知说,今天晚上放电影,我们就猜到,朱总司令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