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8.05.2014  15:32

  5月22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海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主持发布会。发布会主要内容如下: 

  姚坚: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今天我们请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海滨,围绕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的主题向大家重点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孙永福司长向大家简要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总体情况,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等有关情况。

  孙永福: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友谊源远流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自2012年4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在华沙举行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方提出的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十二项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果。2013年11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李克强总理和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批准了布加勒斯特纲要,明确了深化合作的6大领域,提出了促进合作的30多项具体措施,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一是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9%;今年1-3月,双方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0.5%,16国对华出口强劲增长38.9%,全年双方贸易额有望突破600亿美元。

  二是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日趋多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近50亿美元,涉及机械、化工、家电、物流商贸、新能源、研发、金融、农业等领域。中东欧16国在华投资超过11亿美元,涉及机械制造、化工、乳制品等。双方投资合作显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取得突破。利用中方贷款实施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项目、科斯托拉茨电站一期改造项目、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项目等进展顺利,塞尔维亚、马其顿高速公路项目启动建设,一批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探讨中,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

  商务部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感到满意,并认为,双方经贸合作仍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商务部愿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主管部门一道,努力挖掘合作潜力,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和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是李克强总理2013年11月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批准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确定的,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将于今年6月上旬在宁波市举办上述两场活动。

  部长级会议将于6月8日举行,中东欧16国负责经贸事务的部长级官员将赴宁波出席会议。会议将围绕“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主题,就扩大贸易规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增加相互投资,密切经贸合作联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会议将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共同文件》,展现对推进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的信心和措施。

  特色产品展将于6月8-11日在宁波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期间举行,中东欧国家共17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主要包括酒类、果汁、矿泉水、乳制品、蜂蜜、橄榄油、巧克力、肉类等农食品企业。中方将为中东欧企业提供免费摊位。

  中东欧各国对此次部长级会议和特色产品展反应积极热烈,各国参会报名迅速,参展报名踊跃。各国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一会一展”,绝大多数国家由部长率团参会。部分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馆官员亲自赴宁波就特色产品展有关问题与当地沟通协调。

  举办部长级会议和特色产品展不仅是落实中国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共识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我与中东欧16国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契机。商务部、浙江省、宁波市对举办上述活动高度重视。为确保两场活动成功举办,商务部建立了部长级会议和特色产品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同志担任组长。在高虎城部长和钟山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的关注和领导下,目前两场活动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借此机会我特别要感谢浙江省、宁波市为筹备部长级会议和特色产品展活动所做的大量工作。商务部欧洲司将继续加强与中东欧16国及浙江省、宁波市等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全力以赴,认真筹备,确保两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姚坚:谢谢孙永福司长。

  下面请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海滨介绍一会一展具体筹备情况。

  丁海滨:记者朋友们,上午好!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陆域面积98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户籍人口580万。宁波民营经济发达,商贸氛围浓郁,产业配套齐全,市场机制完善,是中国十大最佳会展城市和中国大陆十大最佳商业城市。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9亿元;口岸进出口总额2119亿美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浙江首个、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全国第八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9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77万标箱,分别居世界第4和第6位。作为“一会一展”的承办城市,我们深感荣幸,正全力配合商务部做好会场会务保障及外围服务保障等各项筹备工作。

  浙江省和宁波市对办好“一会一展”高度重视。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明确工作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更是把它作为今年全市对外开放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和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办好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已确定在宁波南苑环球酒店举办。目前会议厅、会见厅、媒体中心、采访室、会务中心、安保中心等均已落实到位。对中东欧各国贵宾的接送、口岸礼遇和车辆安排等也已作出安排。会场布置及会务准备工作正在商务部牵头下有序进行。部长会议会后,还将组织中东欧各国部长参观考察宁波港口、企业和历史文化,让来宾们能够对宁波有一个比较直观而感性的认识。

  2014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中东欧展设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设中东欧16国中心展台并进行特装。中心展区和展位图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前段时间,我市主动配合商务部,选派6个工作小组赴中东欧各国开展招商招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已有14个国家确定摊位210个。并与7个省、市签定组团来甬采购协议,拟争取200个团组、3000名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为使此次中东欧展取得实效,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服务举措:一是为各国展商免费提供摊位。二是为中东欧展进口产品专门成立进口展品通关协作机制,方便展品入境。三是根据中东欧各国参展商品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我市企业与展商进行对接洽谈。四是在展商的接送、交通和食宿方面提供便利。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能使中东欧各国展商方便而来,满载而归,对中国和宁波留下美好的印象。

  为配合“一会一展”活动主题,烘托氛围,为今后与中东欧国家长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市还将同期举办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经贸文化交流周活动,内容包括市长论坛、投资环境推介、商协会对接,以及教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目前,各项活动筹备正在有序推进中。

  此外,宁波作为浙江对外开放的龙头,已连续多年承办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浙洽会)、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简称海洽会)和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为整合展会资源,今年的浙洽会、海洽会和消博会拟与“一会一展”同期举办。本届消博会设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2-6及8号馆,共设摊位2460个。展区设置以“”为概念,以家庭消费品为主体,设置电子消费品、家纺服装、礼品及户外用品、餐厨及保洁用品4个出口商品展区和1个进口商品展区。浙洽会期间共安排6场全省投资对接洽谈活动和签约仪式、一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论坛。浙江省内各市自行安排投资洽谈活动26场。大会拟邀请中外客商3万名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客商500名。

  作为“一会一展”的举办地,宁波市将按照商务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做好安全保卫、综合服务和大会媒体报道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一会一展”取得圆满成功,将良好的办会水平和美好的城市形象展现给世界各地,尤其是中东欧各国的客商们。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关注此次活动,也欢迎你们届时来宁波进行实地采访,我们也将提供相应的便利。

  姚坚:谢谢丁海滨副秘书长。

  下面,请记者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媒体。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请问孙司长,商务部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内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永福:谢谢你的提问,我刚才开场介绍的时候已经提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实际上是2012年4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开启的,中方也推出了12项重要举措。相关举措有一些涉及经贸领域的合作,商务部是负责经贸领域的合作,相关举措、落实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的成果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中方提出了设立1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中国可以与中东欧相关国家合作建设经济技术园区,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交通网络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向中东欧国家派出贸易投资的促进团,这几项举措。100亿的事情,专项贷款应该说近两年内落实得不错,中国已经向中东欧国家提供了30亿美元的贷款,总的盘子是100亿。

  从经济技术园区这方面,商务部已经与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签署了关于合建经济技术园区的可行性研究的备忘录,中方商务部也组织专家组到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三国进行了实地考察,就加强园区与对方进行相关的协商。除此之外,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也在2012年11月牵头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交通网络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罗马尼亚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已经召开了三次会议,双方就中国企业参与、罗马尼亚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从温家宝总理访问波兰华沙之后,在2012年5月到今年的4月份商务部以及其他部委地方政府和有关商协会一共向中东欧国家派出100个经贸促进团,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和采购合同。宁波市一个市为了“一会一展”派出了6个团专门到中东欧国家进行务实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在专项贷款使用,还是与相关国家合作园区的建设,促进经贸合作,派出经贸促进团,基础设施的专家组都有相应的活动开展。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是筹备刚才所讲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的有关部长级会议6月份举办的还有特色产品展。我们还利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国的经贸联委会推进贸易的便利化,解决企业在双方合作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同时举办一些展览会、推荐会,推荐中东欧的一些商品。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增长还是幅度比较大的。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去年达到551亿美元,增幅是超过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的增幅,目前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孙司长,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下一步除了部长级会议和特色产品展以外,商务部还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孙永福:还会利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平台和工具,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作出相应的一些努力。比如说,我们每年在厦门9月8日有一个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我们会利用厦门“9?8”的会议,专门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促进的研讨会和投资的推荐会,让我们更多潜在的中国企业更多地了解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以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向中东欧国家进行投资。我们商务部的投资促进局还将与中东欧国家的投资促进机构,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促进联系机制,除此之外商务部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进一步组织中东欧国促进团到中东欧国家考察合作建设经济技术园区的可能性等等,商务部还会开展一系列这方面的合作。当然,如果中东欧国家与相关国家愿意在中国推动贸易或者投资,我们还会利用对方的一些展览会、博览会、推荐会、商务部会进一步推动和促进。

  浙江日报记者:请问丁海滨秘书长,这次在浙江举办中东欧这两项重大的经贸活动,上半年又在宁波举办了APEC21国的高官会,两次活动都是时隔比较近的落户在同一个城市,这对浙江来说有什么意义?对宁波来说又有什么样的背景?为什么选择在宁波举行这样两个重大活动?

  丁海滨:首先我们十分荣幸能够承担APEC二月份时候的高官会,为了配合最后举办的APCE领导人会议。非常荣幸,在我们的争取下,商务部把部长级会议和特色产品展放在宁波,这两项活动都是服务6月份我们国家整个外交上大的战略。我们这几年提出的发展目标要基本建成到2020年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同时举办一些大的活动,对城市的国际化应该说非常有意义,对促进地方的一些经贸、文化等方面提升城市的形象,扩大影响都非常重要。宁波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对外开放,我们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今年是对外开放30周年,今年8月份我们市里还会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这是背景和意义。

  宁波历史悠久,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以来就是中国对外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宁波一直坚定不移的实施开放发展的战略,“开放”这个主题是宁波过去、现在、将来城市的特色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承办这次活动,包括以后有些国际性的活动对宁波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我们一定会把它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拓展我们发展空间得很好的机遇,也感谢商务部,感谢我们国家对宁波的信任和厚爱。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在巴尔干地区的国家比较多,但是在中东欧的其他国家,比如像捷克并不是特别多,在下一步规划当中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怎么样能够平衡和全面的发展?问题是提给孙司长。

  孙永福: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在巴尔干地区基础设施相对多一点,或者说巴尔干地区利用中国的专项贷款相对份额大一点,这有一点原因。16个国家其中有11个国家是欧盟成员国,欧盟在金融方面有一系列的要求,包括在使用贷款方面有一些纪律,比如不能提供相应的主权担保,这可能就制约一些欧盟成员国在使用中国100亿贷款方面,有一些财经纪律方面的要求。这个可能是国家义务的问题,法律规定方面的一些问题,由于他们不能提供一些我们专项贷款所需要的一些担保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在与我们的一些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研究,比如是不是能够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利用一些新的灵活的担保方式,或者是金融机构能够满意的一些方式,包括一些合作方式都在探讨。比如利用一些PPP的形式、BOT的形式,采取一些新的合作模式,这样可以扩大100亿贷款的范围,应该说正在探讨。你说的是一个实际情况,巴尔干地区目前相应的份额比较多一些。但是中方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一些新的灵活方式扩展覆盖面,包括属于中东欧国家但又是欧盟成员国的这样一些国家,使他们也能够受益,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丁秘书长,您刚才说配合“一会一展”的主题活动,宁波还想举办经贸文化交流周的活动,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设计?届时会有哪些活动? 

  丁海滨:宁波和中东欧国家也有一些经贸往来。刚才孙司长介绍,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往来发展很快,进出口有望超过600亿美元。去年宁波和中东欧国家进出口22亿美元,其中出口18亿美元,进口不到4亿美元。中东欧也有一些留学生在宁波,大概20多个国家地区的,每年中东欧也有一些文化团体表演等等。一些国家在七八十年代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像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等,包括我们从小接触到的电影片以及歌曲等。从地方来说自身的发展,对外开放,对一些新兴市场的开拓更需要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

  为了配合“一会一展”我们市里派出六个团组,除了配合部里的招商招展,也是围绕做好中东欧文化展交流周的活动。这次交流周活动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教育、文化、旅游、走出去等等。这些国家都非常希望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到那里设立机构。他们非常希望我们这里的游客能够到这些国家去走走,这些国家有些地方风景非常优美,很希望把他们所在地的产品能够推荐到中国。

  刚才讲到,我们对这些国家出口远远超过进口,实际上这些国家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产品。但由于它的企业没有这种舞台,没有这种平台等等,使得他们的出口会这样。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配合搞一个文化交流周活动非常有意义。

  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与中东欧16国的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在《纲要》中提出双方要做大做实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五年内贸易额再翻一番。听说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落实总理的讲话精神和要求,请问你们在筹备的过程中怎么体现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这个主题,确保活动在经贸合作中取得预期成效?

  丁海滨:如何深化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使得这项活动取得成效,主要是考虑了这方面,或者是做了这些工作。首先是展览,已经邀请他们参展,更好地让企业之间交流对接。我们进行了广泛宣传,也邀请了国内一些知名的超市、采购商、省内的一些企业,积极做好跟他们一些产品的对接,企业的对接活动。

  第二,围绕宁波的文化交流周活动,我们邀请了15个以上、接近20个城市,我们以现有的宁波市跟他们的友好城市和原来已经有交流关系的城市。在这次“6?8”期间,有新的7个城市可能会跟宁波建立新的友好城市的关系,也会举办市长的论坛,以城市国际化、扩大经贸合作为主题的市长论坛。

  第三,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我们这次也会推出增加对中东欧留学生资助的金额。地方财政也安排一些资金吸引国外的留学生,原来中东欧这方面不是太多,下一步会调整一些结构,更多安排一些中东欧学生的名额和资金的资助。这期间我们可能有12所学校跟宁波的12所学校搞一个对接。

  第四,人员的往来,就是“走出去”。我们在那边已经有一些境外企业,斯洛文尼亚最大的企业就是宁波在那边投资的民企,他们希望我们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我们邀请他们来这里宣传介绍他们的投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推出一些项目,组织一些企业,我们跟他们之间做对接,使我们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去看,考察了解他们的投资环境,乃至在那边开展一些投资。

  这次我们安排了20几个商会,中东欧国家和几个地方的商会跟宁波贸促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会。在商会企业的交流当中也有一些企业的专场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来保障这两次活动能够取得更实效的成果。

  路透社记者:乌克兰也是中东欧的一个国家,2012年乌克兰跟中国签订了玉米还贷款的协议,目前有一些报告说这个协议暂停了,请问这个消息是否属实?目前乌克兰的局势是不是影响了中国的玉米进口?

  孙永福:关于乌克兰的业务在商务部属于欧亚司管辖,不属于欧洲司,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我的职权范围,对不起。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请问孙司长,中国和中东欧的贸易一直稳步推进,而且昨天中国也刚和俄罗斯签订了一个天然气的协定,请问孙司长您对此如何评价,以及这将对中俄双方产生怎样利好的影响?商务部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动作?

  孙永福:我们有一个欧亚司,是负责俄罗斯的,亚信的会跟我负责的欧洲司没有太多关系,我没有去上海,比如说跟亚信这边,俄罗斯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关系。俄罗斯在能源方面跟中国合作非常多,无论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据我所知,天然气是双方一直多年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主要的问题是价格问题。比如说,中国在中亚地区从土库曼、乌兹别克、哈萨克有专门的天然气管道,我们的价格对双方还是比较有利的。俄罗斯又是一个传统的,向欧洲,包括中欧地区提供能源的重要国别。

  经过双方的努力,中国与俄罗斯能够签订供气的“一揽子”协议,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中国在能源供应方面对外依存度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不仅仅提供石油,也能够稳定的提供天然气,对我们总体经济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是有好处的,当然对俄罗斯也是有好处的,能源出口对于稳定俄罗斯的经济,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对于能源的依赖也是非常重的,所以他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出口的国别,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在经贸领域的好的内容,虽然不是我管辖的范围,据我所了解,或者是据我所理解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协议。

  姚坚:就刚才的问题我做一点补充。商务部在4月份做了机构局部调整,组建和调整完善了5个司局,包括刚才孙司长说的欧亚司以及贸易救济调查局。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当前我们国家经济外交所面临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欧亚地区的经济外交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欧亚司,进一步落实在欧亚司所联系地区的经济投资活动,特别是落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经济合作的内容。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