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被第一”更须冷静对待

14.11.2014  15:43

  中国经济规模又一次“被第一”。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比较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中国2014年GDP总量将达到17.6万亿美元,超过2014年美国17.4万亿美元的水平,跃居全球第一。同为世界三大国际组织的世界银行也给出了类似的统计结果。

  如果按照实际汇率折算,中国2014年的GDP总量约为10.4万亿美元,仅为美国GDP总量的60%。

  为何两种折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会有如此大的差别?究竟哪种方法更科学?笔者认为厘清两种汇率之间的概念至关重要。所谓实际汇率,就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使用的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价格水平影响之后得到的汇率。也就是说,除非两国价格水平差距非常大,否则实际汇率只是名义汇率的修正。

  购买力平价原理则是从一国货币对商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的角度出发,认为同样的商品在不同国家内应该有同样的价格。此时,该商品在不同国家间的价格之比,就是汇率应该达到的水平。可以说,由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汇率水平,是一个应然标准,也就是汇率水平应该是多少;而实际汇率,是一个实然标准,也就是当前让市场实现供需均衡的汇率水平实际是多少。

  最有意思的购买力平价指数当属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自1986年起每年公布一次的“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该杂志将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作为标的商品,以此来计算两国之间由购买力平价原理得到的汇率水平。应该说,这一指数的计算和构造,反映出了购买力平价原理的本质:关注一国生产和消费的实际商品和服务,并以此作为比较两国财富总量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购买力平价原理对两国经济总量进行比较确实更有说服力。但是,生产要素的成本,一国的税收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产品最终价格带来影响。更何况经济发展不是只生产汉堡包,购买力平价理论很难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差异。或者说,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差异,或许正是两国经济结构差异的外在反映。

  然而,即便是能够找到一篮子合适的标的商品,按照购买力平价原理进行的比较,依然只是停留在实际产出层面,而没有体现出生产力的差异。更进一步的说,无论用何种汇率计算方式去折算并比较两国的GDP总量,都只能反映出两个国家在某一年份内,产出总额的高低。这种比较看不到经济的内在结构差异,看不到产出投入的资源成本,更看不到产出背后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诚然,没有持续的投入和技术创新,一国GDP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期,已经取得了惊艳全球的瞩目成绩。但过度关注GDP,而忽略GDP背后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本末倒置。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严峻,单位GDP能耗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收入分配机制也面临重大改革。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和资源红利的消失,未来GDP的发展只能依靠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即便是我们还能在短期内继续靠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生产出许多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正如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在反驳亚当?斯密时所说的那样:“重要的不是价值,是生产力。”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作为表象和结果的GDP,更应该紧紧盯住生产力这一核心目标。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我国主动降低GDP增速目标的应有之义。如果不能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仅仅为了“保8”或“保7.5”,那么即便我国GDP总量按实际汇率折算超过了美国,即便我国依靠人口优势,在总量水平包揽所有经济指标第一,对中国的未来和中国的人民来讲,意义并不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研究生)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