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借路高飞 靖安发展上高速

28.10.2013  10:42
(2013/10/28   《中国交通报》)   田辉 本报记者 练崇田 文/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建高速。2012年10月28日,奉新至铜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与德兴到南昌高速公路组合形成了横贯江西东西部地区的一条便捷的快速通道,为江西省靖安县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奉铜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结束了靖安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更为靖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年来,靖安县紧紧抓住交通区位全面改善的历史性机遇,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快速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和“南昌半小时经济圈”,促进经济社会迈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高速公路助推“三提速”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一年来,给靖安县带来了“三个提速”:一是交通运输提速。高速公路使靖安与外界的时空距离缩短,随之而来的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极大促进了交通运输量的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提速。高速公路的通车将靖安的企业搬进了“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同时,推动了靖安县旅游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三是幸福生活提速。高速公路让人民出行更便捷,时间、距离的变化使靖安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靖安人的商业思维和市场观念得到拓展,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大提升。   高速公路通车,靖安经济指数增长强劲。全县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增幅14.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亿元和4.17亿元,分别增长32.3%、4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7亿元,增长3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15亿元,增长35%,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县”。时下正迎来靖安释放潜能、加速转型、突破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是靖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力争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七个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一条路带活多条产业线   高速公路通车,推动靖安县的工业、旅游、农业、物流、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由于区位优势的日益突出,不断增强社会投资靖安的信心,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做强做精工业园区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产业招商热情高涨,硬质合金和绿色照明两个基地的产业链初具规模,取得快速发展的势头,到2015年,靖安县硬质合金工具、绿色照明、有色金属加工、机械铸造、木竹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50亿元。   高速公路通车,给靖安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靖安县立足全县走出一条以乡村旅游为背景,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的“大旅游”发展之路。目前,该县中部梦幻城、恒茂金罗湾度假村、香樟林海度假小镇、江钨温泉旅游开发、武侠世界主题文化园区、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江西种植资源库等项目全面推进。到2015年,靖安县力争完成新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园区5家、新发展农家接待点300家以上,开发具有靖安特色的旅游商品50种以上。   一年来,靖安农产品经由高速公路快速便捷地进入南昌、长沙、武汉等地市场,围绕娃娃鱼、白茶、椪柑、毛竹、花卉苗木等优势农业产业建设了一批标准化有机农业基地。到“十二五”末,该县白茶种植面积将达3万亩,绿色水稻、绿色椪柑标准化基地核心区面积达12万亩,实施有机产品基地转换30万亩。   随着靖安交通环境的明显改变,其地处江西中部的区位优势得以显现。昌铜高速公路通车,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交通条件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三大经济板块和长沙、武汉、南昌城市经济圈的对接条件,靖安现代物流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该县正按照“明确定位,落实措施,建好龙头,延展内涵”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以两个工业基地为依托,形成符合靖安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准入制度,努力把靖安的物流业做大做强。          生态优先 借路高飞   在高速发展的机遇面前,该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指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靖安的青山绿水破坏了就是一种犯罪,保护好了对当下和孙子后代功德无量。为此,靖安县严格环境准入,拒绝污染项目,不要破坏生态项目,先后有10多个污染环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婉拒资金几十亿元。同时,该县加强污染治理,大力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大对减排项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督查力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资源消耗型工业向现代节能环保型工业转变。   “白云深处,靖安人家”,到南昌半小时,到昌北机场40分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让这颗镶嵌在赣西北上的绿色明珠更加璀璨明亮。按照“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定位,靖安借路高飞,一个突出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凸显生态优势的发展模式正在这里快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