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红色赣鄱 美丽嬗变

13.06.2016  16:46

(2016/6/13《中国交通报》)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306省道红修线示范路清晰醒目的公路景观映入眼帘,两旁挺拔的行道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行驶在(南)昌樟(树)高速公路上,双向八车道让人视野更加开阔了……这是江西省国省干线公路建管养发展嬗变的缩影。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大力推行交通先行战略。江西省交通运输部门秉持建管养并重的理念,积极开展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为群众出行创造了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服务区开展“雷锋姐”评选活动。

普通公路篇

思路求变 破解资金难题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争取到江西省财政部门在“十二五”后两年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同时,加强与银行机构对接,争取到银行贷款50亿元,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工程,推动了建养工程项目的实施。江西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整合各类资源,创新筹融资方式。宜春市通过整合下属单位优良资产,由市政府注入土地成立了兼具融资和担保职能的资产运营公司,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或信用证等方式筹集改善公路项目的资金。

为加大扶持力度,江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强“十二五”期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保障文件,落实地方政府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中的责任主体,要求“各设区市要建立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投融资长效机制,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每年投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发展的专项资金不低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总额的2.5%”。

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措施求实 破解供给难题

为切实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江西交通部门着力推进国省干线服务区建设、打造“畅安舒美”示范路、建设“三位一体”养护中心,逐步构建起“点、线、网”立体化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体系。

一方面,面对资金不足、任务繁重的矛盾,江西交通部门改变以往养护计划中“撒胡椒面”的做法,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确定公路建设技术等级和路面结构标准,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建一条成一条”。并组建了江西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每年定期对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路况进行检测评定,对各设区市升级改造、大中修工程进行质量抽检,并通报检查情况,进行季度、年终排名考核。另一方面,江西交通部门积极开展综合养护中心、普通公路服务区、休息区、“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公路服务。在原有96122交通服务热线的基础上并行开通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基本建成了省、市两级呼叫中心,架起了江西省交通运输系统与公众之间的连心桥。

规范求严 破解监管难题

为推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化,江西交通部门深入开展以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管理精细化、工程管理规范化、路政管理法制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年活动。管理年活动重点在养护资金、路网结构、服务保畅、日常养护、大中修、桥隧养护等方面出台、修订、完善了60多项规章制度。同时,采取分片督查、综合检查、下发通报、挂牌督办等形式,加强项目督查考核,严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合法性、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健全性、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性,检查结果在全系统通报,并抄送各设区市政府,实行重大问题省级督办机制,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限。

全力抢修水毁公路。

此外,江西交通部门开展以普通公路路网视频监控、交通量调查、车辆超限超载动态监测为一体的路网运行监测平台建设。以公路行业信息化软件为依托,搭建协同办公、综合应用的公路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综合管理平台、养护科学决策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等公路信息化系统,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改革求深 破解发展难题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公路养护改革的突破口。2011年,江西省政府印发《加强“十二五”期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职责分工,为做好“十二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宽阔的道路与沿途美景交相辉映。

2013年,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与11个设区市政府分别签订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目标任务框架协议,对“十二五”期间公路建设、养护目标任务、工程管理、路政管理、公路计划和资金管理、公路科技进步以及双方的职责、奖惩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之后,江西省政府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二五”后两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省市共建机制,明确了江西各级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给予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更多实质性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江西交通部门全面清理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财政直拨项目的OA会签制度。积极探索养护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公平公正市场竞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养护效率。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起,江西省政府把公路发展指标纳入到江西各市、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实行有效考核。建立健全普通公路预算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开展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公路专项建养资金的使用绩效。

高速公路篇

政策求活 打造高效机制

精心养护。

2013年,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高速公路经营实行统贷统还,适时调整高速公路货车计重收费标准和小型客车收费标准,沿线市县(区)政府按新建高速公路境内概算投资总额的8%筹措建设资金注入高速集团。2014年,江西省财政部门首次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速公路发展,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同时,面对建设任务重、资金压力大等难题,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依托江西省高速集团融资平台优势,共投入养护资金近百亿元用于日常养护和路况维修整治,资金投入是“十一五”时期的两倍,为提升路况水平和通行能力提供了资金保障。

管理求真 打造优质精品

为全面推动养护管理工作,江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从日常养护、路况整治和技术创新入手,促进养护工作的规范管理,推动养护水平的稳步提升。

为建立动态化的考核体系,江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推行“费用包干、考核管理、按实拨付”的日常小修保养模式,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和绩效奖金挂钩。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全寿命周期养护,加大日常养护巡查力度,扎实做好路面坑槽、裂缝、沉陷等路损修复,确保将路面病害消除在萌芽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江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共投入6亿元对桥梁进行日常养护、检测,对桥梁涉水桩基、支座、裂缝等病害进行全面处置,对隧道土建、机电等设施进行专项治理,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通报表扬。

深入开展超限超载治理。

此外,江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成立了省级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就地冷再生、就地风热再生等三项绿色生态养护技术的应用规模均走在全国前列。昌樟高速改扩建项目集成应用27项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评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工程;永(修)武(宁)高速绿色安全交通示范品质工程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服务求新 打造文明品牌

为不断改进服务营销理念,江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通过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等措施,持续提升收费服务水平,打造一流服务品牌。

安装防护栏。

为突出收费管理规范化,江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一方面抓好内部管理,认真落实“三个服务”(便民、快捷、礼仪)、“五个统一”(岗亭环境、收费着装、仪容仪表、交接班流程、收费动作用语)等规定,不断提升收费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为了不断优化收费秩序,大力推广使用辐射成像“绿通”查验设备、电子监察等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收费秩序。同时,采取开足车道、使用便携式收费机等措施,有力保障了重大节假日、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段收费道口的安全畅通。

通过大力开展服务品牌创建和星级收费站创建,江西各级高速管理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其中泰和中心“微笑映山红”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十大文化品牌,梨温公司“巾帼鹰西”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昌泰公司“金庐陵”等被评为“最美中国路姐团队”。

此外,江西连续三年开展了“百姓满意服务区”、“星级服务区”创建活动,全省共有5对服务区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19对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区”,49对被评为“全国达标服务区”,达标率100%,总体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执法更文明,服务更高效。

■数说公路

截至2015年年底,江西公里总里程达15.7万公里,其中普通公路总里程15.2万公里,公路优良路率达85.2%,路面整体性能PQI达86.1。试点建设了16个普通国省干线服务区,重点打造了1409公里的省级“畅安舒美”示范路,建成了50个集“养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的普通干线综合养护中心,逐步构建起“点、线、网”立体化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体系;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88公里,高速公路MQI和PQI年均达到95以上,路网通达能力、路况水平、路域环境显著提升。打通24个出省通道,基本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网。驻江西首席记者 练崇田 特约记者 黄金 本版图片由江西记者站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