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还有多远

06.03.2014  02:21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董冠洋)中国商务部日前宣布,2013年中国正式“登顶”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而无法回避的是,在国际分工发展中,中国仍然只是追随者,而非引领者。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中国还有多远?

  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数据称,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起步于1950年货物贸易额不足12亿美元,改革开放、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将中国外贸推上“快车道”。不过,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加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种种深刻调整,要溯全球产业链而上成为贸易强国,诚如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所言,“中国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我们还是国际分工发展的跟随者,不是引领者”,在南开大学WTO研究咨询中心主任佟家栋看来,中国的竞争优势尚未达到现代经济中最核心、关键的产业中。

  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制高点,中国产业升级压力加大。而此前支撑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正在变化。目前,中国人均GDP已从1978年的148美元提升到2013年的逾6000美元,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为此,中国官方称将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具体而言,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中国应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网络贸易、运输工具和新结算方式的应用普及,研究不同产业、产品价值链构成的特征,寻求新利润增长点。

  “保护过度,开放不够,国际竞争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隆国强直言,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中国应着力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产业,引入国际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吸引跨国公司将高端制造活动与技术人才对华转移,打造世界级跨国公司在全球主动配置资源。

  此外,增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亦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虽然中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大国,但也是世界第一服务贸易逆差大国。

  除了自身条件的变化,当前世界正从多边贸易组织向巨型区域合作“转舵”,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等排他性、高标准、选择性的自贸谈判风起云涌。中国正面临着区域一体化与经贸规则边缘化的双重挑战。

  官方透露,2012年美国、欧盟、韩国、墨西哥同其自贸协定伙伴的进出口占各自外贸总额的25%以上,而中国只占12%(不包括台港地区)。

  对此,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特别提醒自贸区战略对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性。他建议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高标准自贸协定(FTA)的试验区;升级中国两岸四地经贸安排、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高标准FTA合作样板;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面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FTA的全球网络;并在中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间推动超越零和搏弈的自贸区战略。

  目前,中国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进口近2万亿美元商品,在提供质优价廉商品的同时,也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世界可以期待更高质量的中国外贸,许世界以红利。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