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中国决心将卫星监视能力提升至全球
2013年4月26日,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港媒称,参与相关项目的科学家表示,中国正在考虑大幅提升地球监视与观测卫星网络的能力,希望其监视能力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30日报道,政府正在考虑建造50余颗轨道探测器,国内研究人员认为这将使中国卫星监视网络的规模赶上甚至超越美国。
科学家们认为,搜索马航失联客机的过程令人沮丧,卫星项目因此获得了中央决策者的坚定支持。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池天河说:“我们现在如果拥有一套全球监视网络,就不必在黑暗中搜索了,我们就更容易发现(失联)飞机,一直跟踪其到达最终位置。草拟中的方案希望把我们的地区监视能力提升到全球范围。”
中国现在的地球监视与观测卫星主要关注本国及周边区域,其具体数量属于国家机密。据池天河估计,美国类似卫星的数量在50颗左右。
按照池天河的说法,中国的卫星项目将在何时启动尚不得而知。一旦获得政府批准,卫星会在约两年后发射升空。
据知情人透露,在马航客机失联之后,有资深科学家通过中国工程院向国家领导人递交了一封信,希望开始建设全球性卫星监视网络。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专家刘瑜认为,该项目的目标“宏伟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假如获得批准就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实施观测的能力。
刘瑜说:“现在的国际性地球观测服务都由欧美国家主导,但假如中国以此为目标发射50多颗卫星,整个行业的情况都会发生变化。”
他说:“太空中的中国卫星越多,我们的工作就越容易做。部署在不同位置、装备了不同传感器的众多卫星把数据传回来,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就能更好地了解被关注区域的情况。”
报道称,即使获得政府批准,卫星项目还要面对各种技术难题。
如果希望像预想的那样迅速建立全球性卫星网络,中国每年的发射数量就必须增加近一倍。这将挑战酒泉、太原、西昌等现有发射中心的负荷极限。这些地方还要完成中国其他太空任务。
不过,位于海南文昌的发射中心的升级工作已经完工。航天业内专家认为,这将极大增强中国的火箭发射能力,使监视卫星项目成为可能。
刘瑜表示,虽然之前取得了部分进展,科学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卫星成像设备的技术水平。
同样供职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郭子祺认为,大约50颗新卫星的运行将由诸多部委负责,协调工作因此困难重重。
郭子祺表示,中国没有一个协调卫星定位及任务的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一位专家认为,中国还需要在国内外建设更多地面站,尽可能提高数据传回速度。他说,“许多中国卫星只能在飞越国内的时候回传数据,所以有时候我们接收的数据仅仅是卫星收集量的一个零头。为建设一个像美国那样高效的全球性监视网络,我们必须同时扩建海外地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