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探狄仁杰们

23.05.2014  14:33

  最早受到关注的以狄仁杰为主角的影视作品——《神探狄仁杰》,右位狄仁杰(梁冠华饰演),左为李元芳(张一健饰演)

  唐代名臣狄仁杰近年来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放。正史上的狄仁杰以治理国家留名,之所以被塑造成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完全得益于《狄公案》这样的小说。其实,中国古代的断案奇才们真是太多了,这些文官们读的是四书五经,参加的是科举考试,没有受过任何刑侦教育,却人人都是狄仁杰。

  有一个案例相信很多人都觉得眼熟:某人被杀,找不到凶手,审案的官员抓来死者的妻子或不相关的人,放走时派人跟踪,见有人上前询问案情便抓起来,必是凶手无疑。这个案例在很多公案小说里出现过,但始作俑者是谁?

  以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人是陆云,西晋文学家。《晋书》载:他做浚仪县令时,一人被杀,找不出凶手,陆云就把死者的妻子抓进县衙扣了十多天才放出去,然后派人秘密跟踪,说:“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果然将奸夫淫妇一并抓获。人问其故,说:“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

  此后,唐代的李杰、宋代的元绛、庄遵有过相同的案例,唐代的蒋恒、张松寿有过相似的案例(他俩是把不相干的人抓起来)。后世官员们肯定都读过《晋书》,但还真不能说他们就是学陆云。

  现代刑侦有专门的犯罪心理学,古代的官员们自然没学过,但运用得却相当熟练。比如下面的几个故事。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