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富人将欧洲黄金签证当作“退路”

12.10.2014  14:35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 英报称,资金拮据的欧洲国家政府为中国百万富翁及其他出手阔绰的人士提供了一种通过购房换取的“黄金签证”居留许可,以吸引他们的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9日报道称,在这一潮流中,葡萄牙走在了各国的前面。 自2012年以来,该国颁发了1360份这类签证,其中1100份发给了中国公民,占该类签证总数的81%。 希腊、拉脱维亚、西班牙及其他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的欧元区国家也实行了类似制度。

  匈牙利为投资25万欧元购买匈牙利国债的人提供居留签证。以22万欧元在马耳他置业或30万欧元在塞浦路斯置业同样能拿到居留许可。在葡萄牙,非欧盟家庭花费至少50万欧元购买房地产,就能在该国生活五年,并在随后申请永久居留权。他们还可以在申根“开放边境”地区所包括的26个欧盟国家旅行。

  不过,根据房地产代理商的说法,多数中国买家只是把获取黄金签证当做一种“备用出逃途径”,他们并不打算成为欧盟永久居民。

  Fine &Country房地产公司创始人查尔斯·罗伯茨(Charles Roberts)表示 :“中国人正在出钱购买的是一条退路。这样,如果在国内遇到麻烦,他们就可以登上飞机离开中国。 Fine &Country公司迄今已向申请黄金签证的中国人出售了100个葡萄牙物业。

  据在葡萄牙运营的中国企业估计,每五名中国投资者中只有一人每年在葡萄牙居留的时间会大大超过7天;7天是黄金签证要求的最少居留天数。

  这一潮流正在为受到多年衰退打击的各国楼市注入新的活力。到目前为止,欧盟(EU)最成功的黄金签证项目是葡萄牙的签证项目。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葡萄牙签证项目已吸引了近9亿欧元的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商预计,到2015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20亿欧元。

  不过,以现金换取居留许可(有时候甚至是公民权)的想法也激怒了部分欧盟政界人士。比如,非欧盟居民在马耳他生活一年以后,只要最低投资115万欧元,就能申请该国护照。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葡萄牙社会党成员安娜·戈梅斯(Ana Gomes)称,这种制度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国籍”,对欧盟“价值观及安全”构成了威胁。

  资料图:几名观众在了解来自英国的一个房产项目的情况。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延伸阅读】中国对海外房地产投资激增至160亿美元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对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等曼哈顿地标建筑的一轮投资,象征着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如今,希尔顿集团(Hilton)以19.5亿美元的价格将标志性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出售给一家神秘的中国保险公司。这一交易令人忍不住要问,历史是否在重演?

  房地产服务公司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内地对境外的房地产投资已经从2008年的不到7000万美元激增至2013年的160亿美元。

  目前,中国投资者已成为纽约、伦敦和澳大利亚房地产的最大外国买主。

  对中国买家来说,这么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自今年初开始,中国各城市房价在近几年的飙涨后已陷入停滞,预计将会进一步下滑。

  部分分析师认为,中国收购全球地产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远远长于日本。

  这其中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规模,这不仅仅指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还包括其主要房地产商的规模。目前,这些房地产商都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境外,试图改变商业模式,迎接不仅仅局限于盖楼的未来。

  根据标准普尔资本智商(S&P Capital IQ)的数据,全球营收最高的10家上市房地产开发商中,有7家是中国内地企业。

  去年,中国最大住宅楼开发商万科(Vanke)的销售额达到204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同类公司莱纳(Lennar)的将近三倍。

  就目前而言,中国房地产业几乎完全建立在有形地产的销售之上。在中国头号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Wanda),楼盘销售依然占了将近90%的营收。

  尽管这种模式在房地产业的繁荣时期十分有效,但随着楼市的逆转,这种模式正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与2013年相比,今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下跌了1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70个最受关注城市中有68个城市的房价在今年8月份出现了下滑,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比例。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中国研究主管刘德扬(Albert Lau)表示:“在15年的蓬勃发展之后,中国楼市正在接近成熟。中国经济正在寻求整合——这种局面促使开发商寻找新的机遇。

  从悉尼到旧金山,再到伦敦南部,四大洲的城市中都有中国开发商的开发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的最大规模交易来自总部驻上海的绿地控股集团(Greenland Holding Group),该集团向布鲁克林的Atlantic Yards楼盘再开发项目投入了50亿美元。

  华尔道夫酒店的买家是中国的安邦保险集团(Anbang),这类保险公司是在2012年底才刚刚被批准收购境外地产。

  类似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买下伦敦劳合社大楼(Lloyd's Building)、及中国人寿(China Life)买下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一栋办公大楼这样的高调交易,过去并不多见。不过,随着中国的保险公司意图避开摇摇欲坠的国内楼市、寻找其他机会,预计人们会见到更多类似交易。

  这些保险公司将加入业已涌入主要西方市场的中国个人购房者的行列。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的数据,中国人是去年伦敦的头号外国购房者,他们在伦敦100万英镑以上的购房交易中占了6%,俄罗斯买家所占比例为5.2%。

  此外,根据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的数据,中国内地人也是去年澳大利亚房地产的头号外国投资者,以59亿美元的购房规模占了该国房地产外国投资总额的11.4%。

  中国大型地产开发商决定投资海外,是中国楼市热潮消退的最明确信号。不过,在赴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中国开发商希望针对的目标依然是中国人,随着中国人赴海外工作或学习的越来越多,开发商正是想从这一不断增强的潮流中获利。

  尽管中国开发商的境外运营经验不足,他们仍有部分其他优势。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建筑商,他们在材料和设备方面有规模经济优势。除此以外,他们享有的中国融资渠道——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政策银行——也往往让人羡慕。

  这些地产商的最终目标是摆脱近乎完全依赖地产销售的模式,建立可持续的重收入轻资产的商业模式。这种转型需要有愿意出手相助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很可能会在中国快速增长的保险和养老基金中找到。

  不过,分析师表示,尽管目标是明确的,达成目标的道路却令人担忧。完成任何此类全面转型都需要有时间、金钱和承担风险的意愿,但如果中国楼市下行趋势进一步恶化,地产商会发现以上三大要素都会出现紧缺。

  此外,如果国内地产下行趋势加速,中国进入日本式地产崩盘,中国人的购房潮可能也会像逾20年前“日本入侵”的结局那样退去。

  (来源:FT中文网 译者/何黎)

  (2014-10-09 11:15:00)

   【延伸阅读】IMF朱民:中国投资占GDP比例过高 增长不可持续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早间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副总裁朱民在IMF世行秋季年会的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由投资主导的增长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该比例过高,增长不具可持续性。

  “目前中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由投资主导,而非来自国内消费,投资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这一比例太高了,不具有可持续性。”朱民表示。

  朱民认为,中国亟需结构改革,且并非是狭义上向制造业转变,关键是要强调政府支出的质量;以能源补助为例,其对高收入人群的收益远大于低收入人群:“我们其实是可以征收碳税的,政府应谨慎选择优先事项。

  “我不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入过多,毕竟中国是新兴经济体,还有很多地区需要投资。”朱民强调。

  在朱民看来,在考虑基建投入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负债限制,同时要考虑政府是否有能力偿债。目前,先进经济体负债占GDP比例较2000年几乎增加了50%,但是政府的偿债能力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政府需考虑,如果利息率上涨, 它们将如何偿债?”(新浪财经 王博 发自华盛顿)

  文章关键词: IMF朱民投资GDP

  (2014-10-09 09:09:10)

   【延伸阅读】中国对欧投资新现象:私营企业买家崛起 美股行情中心:独家提供全美股行业板块、盘前盘后、ETF、权证实时行情

  新浪财经讯 北京10月9日上午消息 在欧洲限于债务危机期间,中国企业对欧洲的投资急剧增加,以国企为先导,随后中国私营企业在并购大潮中慢慢崛起。德银的调查显示,在2011年至2013年,中国私营企业在欧洲并购的份额上升至30%以上,3年前只占4%的份额。

  在投资者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离开欧洲,中国的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涌入。大量的现金从中国流入欧元区受危机打击最大的欧元区去国家。

  据德银汇编的数据,2010年中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总量刚刚突破61亿欧元,到2012年末中国在欧洲的投资量就翻了4倍左右,约250亿欧元(约合270亿美元)。

  分析人士称,中国在欧洲的收购盛宴不乏中国对外投资模式的转变,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国的投资将稳步增长。

  调查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的中国对外投资研究专家Thilo Hanemann称:“在欧洲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尤其是并购。部分原因是此时欧洲的资产都比较便宜是购买的好时机,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外投资正在进行结构向调整,从投资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转向收购发达国家的品牌和技术。

  本周英国《金融时报》研究了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和移民模式。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中国国企财团中标修建一条从华沙至德国边境的路时,中国把此次交易看做在欧洲投资中国承包商的范例。

  但是在工程启动不到2年,成本超出预算和违反当地劳动法的情况出现后,波兰政府于2011年取消了与中国海外工程公司(COVEC)的合同。

  让中国公司最困惑的是波兰的环境法,该法规定在路的下面给野生生物建涵洞。这种情况是中国投资者在欧洲开展业务或者收购公司时所面临的法律和文化问题的最好体现。然而这些最先在欧洲投资的公司的遭遇并没有削减中国对欧洲企业的信心,即使在欧洲出现经济动荡的时候,这种信心也没有太大改变。

  与2011年和2012年的投资高峰相比,中国在欧洲的全年投资规模已经有所下降,但是欧洲大陆的分析人预测,大量的交易仍在进行,预示着今后十年在欧洲的投资仍会大幅增长。

  独立的企业例如Rhodium Group 和遗产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纪录了中国资金流向最近的一个转变:从资源丰富的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转而流向一些发达国家,也包括欧洲。

  在这一转变中,中国私营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德银数据,国企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先锋,2008年至2013年国企占在欧洲投资总数的78%。在中国国内,这些国企管理着通信、运输、能源和金融行业。

  到目前为止,意大利已经成为最受中国投资人欢迎的欧洲国家。2014年中国在意大利的投资总额将近35亿美元。中国在葡萄牙的投资在2011年和2014年都出现了快速增长。中国投资者在英国的投资活动最近两年都很活跃。债务危机之后,中国在西班牙的投资就稳步增长。

  美国企业协会的常驻学者Derek Scissors称,虽然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在不断地增长,但是中国仍然面临一些障碍。“相对于中国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欧洲的投资量依然算小的。原因是欧洲不愿意把顶尖的技术卖给中国,除此之外中国也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他还说,“未来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会稳定地增加,但是不会有大的突破。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2013年达到1170亿美元,仍然远远超过中国对外的投资规模。中国2013年对外投资规模为1080亿美元。

  2013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下降,降幅在15%以上。但是这个数字与实际投资额的出入很大,原因是没有把经过香港流入到欧洲的资金包括在内。

  举个例子就能说明官方的数据是有出入的。按以往的数据来计算,小小的卢森堡是接受中国资金最多的欧洲国家,但事实上却不是,原因是中国的公司通常选择利用卢森堡宽松的税收和公司结构要求组建合法的公司,然后再用这些公司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进行投资。

  中信银行的首席经济分析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预期,到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而且增长的份额将流向欧洲。

  欧盟商会在中国做的一个调查发现,中国公司的劳动法、人力资源成本、移民条例和管理模式的文化差异是中国公司在欧洲开展业务的最大障碍。

  有迹象表明,绝大多数已经在欧洲投资的公司称,计划在未来几年扩在在欧洲的投资规模。

   中国私营企业卖家崛起

  今年7月份中国弘毅资本(Hony Capital)收购英国连锁店Pizza Express充分彰显了决心抢购欧洲资产的中国私营企业卖家的崛起。

  高盛香港分布的银行家Iain Drayton说:“许多拥有大量资本的私人股本公司希望把这些资金投向亚洲以外地方,要么是欧洲,要么是美国。

  像弘毅资本这样的中国公司都希望收购国外的公司,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够扩展他们的国内市场。在对外投资的时候,他们仿照中国国企的做法:刚开始时先进性小规模的投资,然后在大规模投入。

  银行家们认为,中国私营企业投资者与之前的投资者相比不大可能遭受缺乏信誉的危机。

  “过去,中国公司在决定收购外国公司时所花的实践要比西方的公司长,而且常常达不到被收购公司的价格预期。”法兴银行的Eric Meyer说,“如今,那种情况已经一去不返了,他们是真正的有积极性的买家。

  去年中国地产娱乐公司万达[微博]斥资3亿英镑收购了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克国际(Sunseeker International)。

  德雷顿先生称,这种趋势最会加强,原因是中国私人股本购买者在竞购中将有能力支付更多的资金以便在与西方购买者的竞争中获胜。(明华)

  (2014-10-09 09:09:03)

   【延伸阅读】中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慎赴“北塞浦路斯”投资移民

  中新网9月30日电 据中国领事服务网援引驻塞浦路斯使馆消息,近期,一些中介推出赴“北塞浦路斯”投资移民项目。部分投资人出资后,才发现不能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的永久居留权。

  中国驻塞浦路斯使馆提醒,赴塞浦路斯共和国投资应充分了解该国历史、政局、法律、政策等各方面情况。塞浦路斯共和国政府不允许持所谓“北塞浦路斯”护照的人士入境。移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