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中国式音乐节 搭好了台不等于唱好了戏

01.05.2014  01:01

  今视网评: 又是一年“五一”假期,比起旅游看人海,中国的文艺青年们往往更爱参与另一种活动——“音乐节”。从三月的“恒大星光”音乐节开始,迷笛、草莓、热坡、北山等国内音乐节将陆续到来。音乐节扎堆到来,貌似是中国音乐市场的繁荣,但这种中国式的音乐节常常槽点多过亮点,中国的艺术家们要玩转这种外来的游戏,不是搭好了台就等于唱好了戏。

  音乐节是一个舶来品。从第一届迷笛开创了国内音乐节的先河,这十多年来,中国老百姓从没接触,到吃不饱,再到音乐节井喷式“营养过剩”,目前市面上的音乐节呈现一片虚假繁荣,大多数的音乐节都在赔钱,越赔越办,也算是中国怪现象。

  音乐节这个词义,是在英国最早应用的。在英国,世俗音乐的音乐节始于18世纪,最早于1784年专为韩德尔在西敏寺举行的音乐节。国外比较出名的是在草地上践行"做爱不作战"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全球规模最大的重金属音乐节奥茨音乐节,由农场主迈克尔创办的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

  仔细分析一下音乐节的国内分布,音乐节要不是被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垄断,要不就是显得“特立独行”在边远地区落地开花(比如丽江雪山音乐节)。一线城市青年大卡司见惯,连年的“轰炸”,早已荣辱不惊,反而是外地二三线城市甚至小镇青年扎堆音乐节的现象让人值得思考,但是疲于奔波也让小镇青年苦不堪言。

  目前,也有一些音乐节开始走上了“音乐下乡”的路子,开始去二线省会城市串串场子。让小镇青年们就近看演出也变成了现实中的可能。但是要知道一个问题,这些个“音乐下乡”的场子,由于市场定位问题,不可能都上一票纯正的摇滚青年演出。于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越来越多的“音乐节”变成了《同一首歌》,它们也顺便把《同一首歌》的音乐普及作用,也一并完成了。

  这几年的音乐节可算是玩尽了花样,从沙滩,草原到雪山的环境玩法,从摇滚,民谣到流行,电子的门类玩法,不管哪一种玩法,都面临一个问题,音乐节年年办,年年都是那些人,不仅年年,连节与节都成了艺人赶场,让观众累觉不爱。细数下来,适合音乐节表演的歌手和乐队就那些人,所以颠来倒去排列组合,一年下来,除了粉丝捧场,真正的乐迷也不想总看相似的内容。

  所以就有了去不同的音乐节,有不同风格的玩法,去迷笛之类比较重躁的,要么一起扭要么躲远点,去氧气音乐节这类小清醒的就不要惦记死墙、大风车什么的,自拍互拍发微博就好了,如果是去比较迷幻的音乐节,就得不动声色变身后摇青年,动作要领是要么仰头要么低头,一定要非常沉醉的样子,如果能流哈喇子就再好不过了。其实说到底也就是,要根除音乐节一味烧钱不重品质的恶瘤,真正了解老百姓要看什么,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音乐节。(史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