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期货举办2014中国有色金属指数期货和相关衍生品论坛

13.11.2014  12:57


        《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为中国机构投资者配置商品打开了第一扇窗,也标志着中国商品指数化投资时代即将启幕。11月1日,金瑞期货在深圳隆重举办了2014中国有色金属指数期货和相关衍生品论坛,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商品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机遇、商品指数产品创新的方向与途径。活动得到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上期所总经理助理党剑以及来自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的120余位嘉宾参加了会议。         党剑在致辞中表示,“新国九条”对于如何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交易工具,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根据“新国九条”的精神和要求,上期所积极推动了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期货、铜期货期权、黄金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上市工作,将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市场提供更多的工具,从而改善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进一步优化实体企业套期保值的环境。         金瑞期货总经理卢赣平在致辞中表示,商品指数化投资日益成为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主流方式,但目前中国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配置大宗商品的比例还极低,未来份额提升的空间巨大。金瑞期货在几年前便开始积极布局商品指数研发,成为国内最早组建商品指数研究团队的期货公司之一。在中国商品指数化投资的历史机遇面前,金瑞期货希望加强与大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创商品指数化投资的蓝海市场,共享商品指数化投资的美好未来。         会上,上期所推进衍生品创新工作办公室朱洪海博士介绍了商品指数衍生品设计与创新。他认为,商品指数类产品将增加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选项,拓宽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并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丰富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套期保值工具,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信息规划部吴文豪介绍了保证金监控中心开展的研究型和交易型的指数编制和细则;新加坡辉立期货高级经理Avtar Sandu分享了国外商品指数和商品期权的运行模式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金瑞期货研究所分析师刘梦熠、陈家智分别就商品ETF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发展路径,优化投资绩效的商品期权及互换作了精彩演讲。

      此次活动,让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到商品指数化投资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相关衍生品在资产配置组合中的巨大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利用商品期货ETF为资产组合增加多样性、利用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期货为资产组合中的商品多头套保、利用商品指数互换来构建大宗商品对冲策略等指数化投资方式将成为机构投资者最熟悉的日常操作,而商品指数化投资将成为又一个千亿级别的资产管理产品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