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动美:让中国测铀技术站上国际高峰

30.04.2017  22:42

(中国梦,劳动美)专栏
铀是国防军工和核能发电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铀矿勘探取芯钻探误差大、成本高、周期长。为解决这一技术性难题,东华理工大学汤彬教授和他的团队精心研究出铀矿伽马测井技术,在我国铀矿勘探行业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台记者柯一航报道:
(介绍实验室压混)
在东华理工大学国防科技楼,不到50平米的实验室里,桌子上摆着两根大小不一、3米多长的封闭不锈钢管,一头白发的汤彬指着不锈钢管说,这个不起眼的玩意,可是凝结着他们30年的心血。
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国内勘探铀矿主要采取取芯钻探,勘探队将矿石样品取出来,送进随队而建的化学分析室。
(出录音)“实验室做化学分析,看里面是什么什么东西。时间长的话,个把星期,一个月的也有,短的话至少三四天。
那时候的汤彬,就读于东华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东地质学院的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的就是铀矿勘探这一行。
1988年,留校任教的汤彬争取到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就直面铀矿勘探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铀矿伽马测井。
(出录音)“60年代,开始用苏联的技术,苏联人不教我们。我们拿到苏联的东西就是做,就是照葫芦画瓢,一直到80年代,一是效率低,第二解释不准。
初出牛犊的汤彬,敢想敢干,最终,科研成果“铀矿伽马测井分层解析方法研究”获得1991年度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探测技术成为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如今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改进,铀矿勘探采取的是无岩芯钻探,只需将一根内置电路板的钢管吊入钻井孔,地面的工作人员根据手中仪器显示的实时数据就能判断出铀矿的深度和规模。
(出录音)“就是说十吨石头一卡车石头就抓一点点、这么多(一拳头)就能测出来。
科技没有止境,汤彬一直在思索着,除了伽马射线,有没有其他方法测井测铀。2013年,汤彬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中子测井测铀系统。
(出录音)“原来是做伽马,现在改成做中子,更先进,更准确。目前还在试验阶段。(预计什么时候用到生产?)我觉还有三四年差不多。裂变中子法,只有三个国家在做试验,美国、俄罗斯、中国,都还没有大范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