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或在2015年出现下滑

12.09.2015  12:14
原标题:中国汽车行业或在2015年出现下滑

原标题:中国汽车行业或在2015年出现下滑

从今年起,中国汽车行业迈入“新常态”,并将经历个位数低增长。这是记者今天从全球商业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的行业报告中获得的信息。而这一研究基于艾睿铂在中国及全球汽车行业丰富的研究及经验,涉及对汽车行业的整体状况,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在中国经营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展望。

迎接最具挑战的一年

艾睿铂研究预计,中国汽车销售将维持4.1%的年增长率至2018年,并在其后至2023年放缓至2.9%的年增长率,这相比过去十年19.3%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大幅下降。艾睿铂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34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30%。鉴于今年1月至7月的销量仅同比增长3.4%,2015年可能是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最具挑战的一年。

就中国汽车市场,艾睿铂董事总经理林莲云(Lian Hoon Lim)先生评论道:“除非今年下半年市场出现强劲反弹,否则2015年对汽车厂商和经销商而言,可能是自2008年全球衰退以来最为悲观的一年。库存正在增长、销售正在下滑、整车厂(OEM)正重新考虑生产策略——这些迹象都表明竞争更为激烈且行业环境更为艰难。

价格战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

尽管如SUV等特定类别仍经历高速增长,但轻型汽车销售正受到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2015年上半年,轻型汽车销量为1,185万辆,同比下降14%,录得最差纪录。同期,乘用车的销量为1,010万辆,同比增长至5%,较去年18%的全年增长大幅复下降。大部分日本、欧洲及美国的整车厂于中国厂房的产能利用率超过90%,但中国本土整车厂的产能利用率几乎低于60%。85%以上的产能利用率被认为是获得盈利的最低运营水平。

今年,中国本土整车厂正在重新获得之前失去的市场份额,首次出现可能反转四年来弱势的迹象。艾睿铂预计,未来十年,鉴于本土整车厂正在优化产品组合包括生产更多类型轿车,以及加强研发并提升质量,本土及国际品牌销量的差距将逐渐缩小。此外,由于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国际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

售后服务及零部件市场的潜在增长

由于中国市场正变得更为成熟,汽车经销商集团的规模正在扩大,然而整合不足以抵消销售疲软及降价促销带来的负面影响。2014年,前100强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毛利率及净利润继续恶化,此外,经销商库存增加将进一步影响经销商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

尽管零部件及服务相比汽车销售及租赁,对经销商收入的贡献持平,但其对盈利能力的贡献迅速增长。二手车市场增长迅速,对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经销商带来影响,市场格局的变化带来新挑战。

艾睿铂预计到2018年,中国乘用车服务及零部件市场的整体复合年增长率为14%,总计达1万亿人民币的规模,然而经销商的市场份额将从2014年的49%预计下降至2018年的38%。艾睿铂指出,厂家保修期过后,预计大量汽车将不再通过原本的经销商获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