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再次席卷欧洲 哈欧国际班列抵达德国汉堡

29.06.2015  12:29

原标题:“中国热”再次席卷欧洲 哈欧国际班列抵达德国汉堡

   17-18世纪,欧洲曾出现一股“中国热”,但囿于地理时空之限制,仅停留在“距离产生美”的程度。200多年后的今天,新的“中国热”再次在欧洲蒸腾而起,拥抱中国的故事正在欧罗巴大地上次第上演……

   中欧经贸热火朝天

   本月13日,汽笛长鸣,首班哈欧国际货运班列满载货物从哈尔滨驶出。28日,穿越欧亚大陆的列车抵达德国汉堡。

   哈欧国际班列只是一个缩影。从渝新欧到汉新欧再到义新欧,连通中国与欧洲的国际班列已开行了数个不同线路,从侧面证明了中欧经贸合作的热火朝天。

   在贸易方面,40年前,中欧之间全年的贸易额是20多亿美元,而这只相当于现在一天半的贸易额。在投资方面,2014年中国对欧投资增长172%,达到9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欧投资达到35亿美元,同比增长8倍。

   以英国为例,截至2015年4月底,逾500家中国企业落户英国。中国对英投资覆盖基础设施、创新基地、商业地产、品牌网络和高端制造等。从吉利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到去年三胞集团收购英国百年商场品牌福来莎百货,再到平安保险购入伦敦金融城标志性建筑劳埃德大厦……这些“大手笔”屡屡在英国舆论中引起轰动。

   欧洲拥抱中国制造

   早在千年前,中国制造的丝绸就已经进入了欧洲。现在的欧洲,需要的不只是商品,还有商品背后的产业。

   里昂是古代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一度是欧洲的丝绸之都。如今,这座城市的丝绸纺织行业的发展盛景已不再。在这样的背景下,里昂看到了中国。

   2015年2月,成立于1890年的里昂家族丝绸企业马克·罗绮牵手中国著名丝绸企业万事利集团。马克·罗绮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博讷峰说:“中国企业的到来将能够救活里昂一些丝绸企业,将会改变欧洲丝绸纺织业版图。

   前不久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国以1100多家展商的规模再次成为仅次于东道主德国的最大参展国。从传统零配件到智能解决方案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中国厂家展现出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信以及紧跟行业趋势、打造高品质产品的创新形象。

   一个新的增长点是跨境电商的异军突起。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著名外贸销售电商兰亭集势60%的市场在欧洲,基本上覆盖了欧洲43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智造”抢滩欧洲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嬗变正在不经意间发生。

   以往,国际高科技公司纷纷来到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抢夺中国的技术“大脑”。如今,成长起来的中国公司,也开始加入国际人才的争夺行列。

   作为在英投资最多的中国企业,华为加大了在英科研投入力度,科研支出大幅度增加,不断扩大在英研发人员队伍。去年,华为与英国萨里大学创建5G创新中心。在法国,华为已经建立了4个研发中心,包括数学、美学、芯片和家庭终端四大领域。

   当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风起云涌,而欧盟已公布高达3150亿欧元的“容克计划”,想重振欧洲经济。当“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相遇,中欧发展战略对接正成为热门新话题。人们有理由相信,欧洲拥抱中国的故事还将有更多更多……

   据新华社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