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江西环职院构建育人新模式

13.02.2014  12:33
  本报讯(记者徐立明 通讯员沈林)寒假期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给在校的近万名学生的家长写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并委托学生带给其家长。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以获得广大学生家长对学校学生工作更多的支持和协助,从而构建“家校合作”的育人模式。     在该校写给学生家长的信中,学校建议家长结合亲身体验,与孩子进行贴心交流,从各方面给予切实的引导和帮助,提醒家长及学生寒假期间注意交通安全。此外,书信中还倡议学生,以给父母自制卡片或发短信、多做家务、总结在校的消费情况等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利用寒假期间,给家长写一封书信,是对传统沟通方式的回归。”该校学工处处长严军介绍说,学校已经与学生家长建立了丰富和频繁的沟通。学校要求各班级班主任(辅导员)每月与学生家长沟通1次以上,沟通方式包括电话、短信、飞信、QQ群、微博、微信等。     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及各班级写的内容均不相同,要求也不一样。     “班主任要求我们把书信带回家,家长签字后,带回学校。”该校工业与设计学院2013级环境艺术班的学生张芷薇说,“班主任还要求我们在寒假返校后,写出我们与家长谈心的内容,以及家长对我们的希望或者要求。”     “社团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在寒假期间,要给家人拍一组照片或者针对社会的某一个现象写一个调研报告,以此作为成果向家人和学校汇报。”该校大学生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尹晨说。     该校工业与设计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孙克亮说,多种渠道的“家校沟通”,不仅可以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进行督促。      文章链接: 江西环职院构建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