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老师赴英教学 网民争论中国教育好坏

11.08.2015  11:50

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 英媒称,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播放了一部描述中国教师对英国学生进行“中国式教学”实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热议。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6日报道,这部纪录片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围绕两国的教学模式而展开。相对于中国学生,较调皮的英国学生能受得了严厉的中国教师的严苛和纪律吗?在为期四周的时间里,他们每天7点早起,打扫自己的教室,上课重点就是死记硬背。

报道说,中国社交媒体的用户注意到了这部纪录片,一个“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的标签在微博上开始火了起来。由于这一问题激起了一场对中国自身教育体制的热烈讨论,使用这个短语的帖子在网上被浏览了400多万次。

许多加入这场讨论的中国网民都一心想弄清楚英国教育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并借此批评本国的教育制度。

一条网评说,国外教育教孩子们快乐生活,教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这场讨论中,注重创造性再三地被提到。这条评论还说:“中国的教育就是填鸭式教学……只看学习成绩。”另一条网评说,多年来,什么都没改变。(中国的)学生们就像机器人。

报道说,批评的矛头同样指向中国的高教体制。一条评论说:“中国的大学教育真的很差,大多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

不过,另外有一些人看到了中国教育方法的价值,认为英国的课堂环境混乱,学生太任性。一个微博用户评论说:“如果你是老师,面对一群不认真听课、脚翘桌上、坐着吃东西或化妆的学生,你会有何感受?”(编译/宋彩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文分页}}

人民网8月5日电 综合消息,BBC(英国广播公司)今年曾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是英国中学生无法适应中国式的“高强度教学”,中国老师也英国学生的举动十分“抓狂”。在此过程中,甚至有英国中学生被“训哭”。

英国学生被“训哭” 中国老师快“逼疯

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直言不讳地说:“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来自西安的自然科学老师杨君(音)说,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

就连体育课也出现问题,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中国老师表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养出这群懒汉。老师赵维说,“如果英国政府真正削减福利迫使人们去工作,可能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了。

中英教学文化差异如此大?

按节目组事先给出的评价,这几位教师都是中国教师中的“佼佼者”。老师站在教室前一天授课12个小时的教育方式,使得中国学校在数学、科学和读写能力上占据国际领先地位,而英国却在这几个领域中表现平平。

但是,英国媒体称,中国的教育方法似乎并没有打动博航特学校的校长尼尔·史端乔。他认为这种教育方法“令人思想麻木枯燥”。这部纪录片的预告片中展示了一位中国老师,用迷惑的眼神看着其他学生,大喊着“听我说”、“用用你的脑子”以及“不要说话”等字眼。

有分析认为,在英国,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各有各的自由,老师的责任心不及中国强;在中国,师生地位不等同,老师因为责任超大,学生的部分自由也便不知不觉地被剥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

此外,在英国,十四五岁的孩子是从玩耍式学习到自觉性学习的过渡期,但其根据自身兴趣进行的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中国学生;“高考”可选择几十门课程,而非中国学生通常的数门;中国学生到了大学,甚至有“及格万岁”的说法,英国学生则从大学生涯开始愈发紧张。

也有分析认为,中式教育是更看重考试结果的应试教育,而英国教育更希望培养出不同思维的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师生更多地看到中国老师及中国式教育的长处,而中国老师基本否定英国的教育理念和学生行为,是否值得反思?

BBC为何录制风格如此迥异的纪录片?

值得注意的背景是,英国很多学校不惜重金打出广告,填补数学、理科这样的核心学科教师的职位空缺。英国校长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学校招不到有资质的教师。英教育部数据显示,87%的教师就职一年后继续坚守岗位。但是教师联盟给出的数据是,五分之二的教师就职一年后离职。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教育部长尼克·摩根宣布,为了应对英国学校的“招聘危机”,教师下午5点后不许批改作业或发送工作邮件,这些时间应投入到备课中。

摩根指出,沉重的工作量占用教师们太多时间,使教师们很难挤出时间备课,这也使教师的招募变得困难。摩根表示,一些学校想要处理好校内和校外工作量的平衡。在她选区内的德莱尔大学,教师们下班后,在家中或周末时,给很多人回复邮件非常辛苦。

在这个背景下,BBC此前启动了“中国化的英国学校”项目——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5名中国老师来上,全程跟拍。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50位年龄在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这档由英国广播公司二台(BBC 2)录制的节目定于近期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