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精神”感染师生

22.02.2017  16:37
  

  本网讯(记者易有斌)“长征、东风、东方红”“导弹与火箭的区别与关系”“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空间站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精彩的话题,整齐的军装,嘹亮的军歌,造型各异的航天模型,积极踊跃的交流互动,发自内心的雷鸣掌声……这是本学期第一场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的热烈现场。

  2月21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在音乐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梁小虹教授应邀作题为《伟业创造精神,精神铸就伟业——中国航天发展与航天精神》的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胡永新主持报告会。

  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梁小虹教授走向讲台,甫一落座,梁教授用四个“不一样”表达了对南昌大学的第一印象:不一样的精神面貌、不一样的治学环境、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和不一样的思想格局。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梁小虹结合自身长期从事航天事业的工作经历,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进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航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解读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巨大成就和与日俱增的世界影响力。

  “航天人甘当无名英雄,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奉献青春年华,奉献聪明才智,奉献心血汗水,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报告会上,梁小虹枚举了钱学森先生、余梦伦院士、“大国工匠”高凤林、“80后”孔凡玲等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感人事迹,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一代代航天人秉承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璀璨的瑰宝。中国航天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伟大精神的历程。”正是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促使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飞跃,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谈及未来,梁小虹说:“中国航天事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航天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与航天强国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推进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刻不容缓,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实现中国航天梦的使命具有巨大的挑战。

  讲座期间,他与座中师生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互动,并赠送了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航天模型和纪念品给回答问题的师生和学生代表。

  机电工程学院的崔建鹏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姜琬秋,作为优秀在校生代表,上台接受梁小虹赠送的两具珍贵航天模型。他们表示,这次的理论学习紧扣爱国主义主线,既是一堂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是一场感人至深的形势政策报告会。

  学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全校正处级干部、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国防生、人武学院学员及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了本次理论学习扩大会议。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