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曾称霸亚洲 21年间连获九届冠军

04.02.2015  14:34

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足球队员合影

1935年,印度苏门答腊,中国队对阵印度队

  其实,早在一百年前,中国足球也曾称霸亚洲。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了“远东运动协会”。足球项目成为了远东运动会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自1913年到1934年二战之前,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国队包揽了除第一届之外的全部9个冠军。

  那么,现代足球何时进入中国,百余年前的中国足球又有多棒呢?

  “大辫子”足球队称雄上海

  当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足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体育运动之一。1860年前后,生活在上海的西方人就开展了足球运动。1867年,在洋枪队保护下的上海租界中,洋人成立了足球俱乐部。当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水兵、商人在一起踢足球时,中国人就只能远远地看这番西洋景。

  后来教会学校引进了外籍教练,教中国学生踢足球。上海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于1902年成立了“大辫子”足球队,显现出一种横扫千军、无人匹敌的势头。很快,于1896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在创办之初,就宣布“体育一事与中西各课一律并重”,并在1902年成立了南洋公学足球队,与圣约翰大学足球队一起被誉为“上海双雄”。

  南洋公学的校长唐文治是清朝翰林。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军肉搏战表现出的熟练军事技术,对唐文治震动很大。他大力提倡西洋体育运动和中国武术。据说,南洋公学足球队流行的一首著名的足球歌,就是唐文治亲自打造的:“南洋,南洋,诸同学神采飞扬,把足球歌唱一曲,声音亮。看!吾校的十个足球上将都学问好,道德高,身体强……一开足,个个生龙活虎,真不愧蜚声鸿誉冠我邦。

  对于唐文治来说,足球比赛是学校一件大事。每有比赛,唐文治便亲自布告如下:“今日下午本校与圣约翰比赛足球,所有上、中院(上院为大学、中院为附中)各级一律停课一日,以便前往助威,尚望各球员努力比赛,为校争光,本校长有厚望焉。校长唐。

  唐文治亲自督战,率领好几百人乘专车亲临赛场,组织拉拉队敲锣打鼓,拼命呐喊。学校附近的居民,甚至其他城市的球迷都赶来观看比赛。由于当时还处在清朝末年,球员脑后还拖着油光光的大辫子。比赛刚开始时,辫子是盘在头上的。可几圈跑下来,辫子就散了。赛事紧张,根本来不及再盘好,在争抢球时,辫子甩在对方的脸上,便是一道血痕。

  一次,南洋的后卫队员在逼抢对方时,被辫子扫中,疼得捂住眼睛,对方前锋乘机射门,拔得头筹;裁判判对方赢球,唐文治不服,亲自出面交涉。

  裁判说:“辫子问题,向无规定。”唐文治说:“扫着我方球员要害,就应该算犯规,让我方罚球,否则太不合理!”裁判坚持己见,比赛结果南洋输球而回,队员们垂头丧气,校长唐文治竟抱头嚎啕大哭。

  当时足球队的筹钱方式无异于江湖卖艺

  圣约翰与南洋足球队于1902年首次进行公开赛后,每年比赛一次。两校成为上海足球的执牛耳者。在它们的带动下,之江、沪江等大学及吴淞商船学校、徐汇中学、中西书院等学校,也相继成立了足球队。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上,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两校足球精英组成的上海区足球队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热捧。虽然他们在与香港足球队的比赛中以0比1败北,但他们敢于拼抢的劲头和精彩的球技还是获得了球迷的好评。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上海的足球运动一跃成为中国的霸主。上海是最早实行足球联赛的地区,锻炼出一批又一批的足球人才。1913年,华东大学体育联合会成立,成员有圣约翰、南洋、沪江、之江、东吴、金陵大学等6所学校。这几所学校的足球联赛,大大提高了中国足球水平,涌现出不少熠熠闪光的球星。

  从此之后,中国的足球开始走出国门,称霸亚洲。

  那时,真正投资足球的人几乎没有,国民政府也没有相关的预算。中国足球队的筹钱方式无异于江湖卖艺。为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集体出动,分别向国民政府中央各院部、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寻求支持。经过一番在全国从上到下、铺天盖地式的“化缘行动”,共筹集资金17万元,但仍缺5万元。协进会决定,足球队自筹资金,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

  于是,在国内被人顶礼膜拜的足球偶像们摇身一变,成了闯荡江湖、卖艺谋生的“戏班子”。他们转战东南亚各国,打友谊赛,辛苦60余天,只筹到5万元。为了节约经费,在两个月的旅途中,乘船时,大家选择最低等的舱位,住宿则找最便宜的旅馆里最便宜的房间。有时,全体队员共住一间大统间,若床位不够,还需打地铺。吃饭,则是自己买菜,自己下厨,不知“下馆子”是何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