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要改革也要自信

07.06.2015  17:45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面对高考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端,首先要探索建立更科学、多元的大学录取模式,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则是,建立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于6月7日、8日举行,部分省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仍安排有考试科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2万人。

  高考自恢复以来,已走过30多个年头。近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考原本“一考定终身”的状况,正逐渐发生着深刻变化。2015年的高考特别值得关注,这是因为今年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后的首次高考。自《实施意见》公布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改革给高考带来新变化,也让公众对高考多了些新的期待。

  自去年9月《实施意见》发布以来,教育部及各地围绕高考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在今年高考举行之前,教育部对全国性加分项目已全部调整到位,新高考改革方案规定,从今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奥赛奖牌、体育特长不再是加分神器。今年开始实行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规定,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的负担有所减轻。根据新方案,2015年通过各种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预计将占到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分类招生如果能顺利实施,每年约有逾400万考生不再走高考“独木桥”,而是直接通过职业教育体系走向成才之路。我们看到,今年起实施的多项高考改革举措,旨在推动教育公平,促使高考制度走向公平与科学,同时,这些改革也尝试以多种方式减轻个人教育和国家考试制度面临的压力。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伴随高考从“倒计时”进入“激发”状态,全城让路、全员护考、全家上阵等大戏,今年又如约在各地上演。焦虑已经不再专属于参加高考的学子,“30个人考试,保障的接近一百人”,在全民高考的背景下,高考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综合征。高考焦虑是种“”,而致“”根源就是长期存在的“一考定终身”的单一选拔模式。“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基础教育的生态,让本该丰富多彩的基础教育沦为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固化思想、扼杀创新,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考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给社会民生带来了“痛苦”,也让其屡遭诟病。但是,社会上下在积极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对中国式高考及相应的基础教育,不加区分地全盘否定。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教育改革的实施,以及教育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和高考成绩,正在海外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目前,已有澳大利亚、美国、韩国、德国、意大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相当数量的高校,认可我国高考成绩。尽管海外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有进口中国留学生、抢占留学教育服务市场的现实需求,但这些机构是“真心”承认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中国高考的权威性,也是不争事实。

  面对高考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端,首先要探索建立更科学、多元的大学录取模式,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则是,建立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然而,在对高考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信和定力,这样才能在弥补短板的同时,明白自己的长处所在并使之继续发展,最终可以避免陷入进退失据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