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聚焦宁波知识产权保护
宁波子站讯 为庆祝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了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法制日报以及科技日报等近20家中央新闻媒体记者开展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浙江行”活动。4月23日,央媒记者团在浙江省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应向健等陪同下来到宁波采访。宁波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章军、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杨甦向记者们分别介绍宁波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情况。
央媒记者团一行首先来到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宁波)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实地参观宁波市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宁波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人民委员会、宁波市知识产权服务基地等。记者团对宁波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的运作情况以及宁波市科技信息(专利)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了解;对落户在服务基地的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产生浓厚兴趣,详细了解了巡回法庭设立的目的、运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随后,记者团与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宁波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章军介绍了宁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判工作情况。据介绍,自2005年9月宁波中院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以来,6家基层法院也拥有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管辖权。截至去年底,宁波市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1186件,审结10871件,多起案件入选全国50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跻身全国前列,荣获众多先进荣誉称号。
杨甦介绍了宁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等情况。近年来,宁波坚持以“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去年全市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18.1件,均超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培育了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589家,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
针对记者们关注的宁波市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情况,两位领导结合各自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杨甦表示,宁波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是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海关、市文广局、中国(宁波)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宁波大学法学院、市律师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相关单位共同搭建的。
从服务特色来说,一方面,平台是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人民调解于一体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综合性保护平台,突出了高效、便捷的特点;另一方面,突出专业特色,平台充分发挥专利数据库的优势,并将技术专家、分析咨询专家、专利运营专家、无形资产评估专家等纳入纠纷解决体系。
从运作机制来说:一是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运作模式分为三种: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司法诉讼过程中委托调解模式;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行政调解后司法确认模式;人民调解后司法确认模式;二是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机制,平台将相关运行经验、成果及侵权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探索新常态下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新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行业、企业降低侵权风险和纠纷;三是快速维权和联动机制,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跨部门案件处理机制,引入公证机构。四是学术宣传交流与人才培养机制。
据了解,平台于今年3月投入试运行后,已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支由律师、专利代理人、工程技术人员、离退休法官及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人员组成的,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的调解员队伍,目前,已有专业调解员80余名,累计成功调解案件137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11件,商标纠纷2件,版权纠纷124件。如韩国某株式会社与宁波某企业的医疗器械领域的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又如宁波中院受理的一批KTV娱乐场所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经调解后和解撤诉。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为当事人解决提供更全面救济途径,一般在30日之内完成,社会民众知识产权自主维权、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不断完善。
记者团还就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提问,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宁波市知识产权局、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等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解答。(宁波市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