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进驻26家央企 1个月内18位高管落马

19.04.2015  16:12

  自3月份中央巡视组进驻26家央企以来,1个月之内,已经有18位央企高管落马。有媒体从两会后公布的第一位落马高管算起,称之为“一天查处一个”的反腐节奏。

  巡视组的效率之高,值得点赞,国家层面反腐决心之大也由此可见。但在拍手称快之余,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为什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查出这么多问题?巡视组的确给力,但巡视组走了以后,这些企业会不会故态复萌?反腐如何制度化、常态化?

  中央巡视组是中央直接派出的,是“钦差大臣”,其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利于增强震慑作用,形成“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但反腐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干部、高管不能腐、不想腐,要更多地依赖国企改革及监管制度的完善。

  如果把监管比作一个链条的话,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具体到国企腐败,不仅要反腐还要预防腐败。巡视组的作用,更主要集中于事后的惩处。如何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管,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完善。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就强调,“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