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大关键词解析

12.12.2014  15:29

        在今年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压缩会期、改善会风的情况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打破了历年来会期绝大多数为三天的惯例,创下十多年来会期最长的纪录,显示出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均超过以前。

        关键词一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虽然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仍然沿用了“稳中求进”的提法,但对“稳”和“进”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其内涵与去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稳”不仅仅意味着经济领域要“稳增长”,也包括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等民生领域的稳定。所追求的“进”将是全局性的改革,用改革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看来,中国正处于这个时期,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降至7%至8%,之所以没降至5%左右,主要是由于高储蓄率等特殊因素进行缓冲,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改革潜力。目前,主要是体制阻碍了经济潜力的发挥。如果改革稳妥推进,经济增速将重返8%以上。

        关键词二  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

        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的表述,虽然会议并未认为合理的标准就是7.5%,但从中央领导近期的表态看,明年的增速可能还会稳定在7.5%。

        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一定余地,可以引导政府、企业把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上。且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比较重,过高的增长目标,必然导致使用需求性激励政策比较多。

        关键词三  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中就22次提到改革。

        这意味着,地方和各部委的“点”式改革加速落地,“面”式改革逐步推进。同时,将通过改革的方式,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关键词四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位列2014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的首位,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中国如何与时俱进地树立新型国家粮食安全观,构建高效、开放、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十分关键。

        关键词五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继2012年之后,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次年的工作重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表示,中国的产能过剩正在向危险的边缘迈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挑战。化解产能过剩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政策转型,一方面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消费;另一方面要改革财税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为产能扩张和国内生产总值崇拜降温创造制度条件。

        关键词六  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单列为主要任务之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任务中关于“加强源头规范”的提法,意味着将来要靠制度框架来落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源头规范,强调把短期的管理和中长期的管理结合在一起。

        “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意味着今后所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都要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约束。一旦纳入预算管理的话,各种政府性债务就应该经过法定的预算程序。”贾康说。

        关键词七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总体目标下,业界已经看到了监管层的一系列动作:证监会近日就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并于日前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监会也正在酝酿将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调整至30%。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相关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出台。

        关键词八  加大环境治理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

        浦华环保总裁助理吕建发认为,加大环境治理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重视,今后无论是国家还是污染企业都会增加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水污染排放标准都会提高,企业将进行技术改造,预计环保市场产值至少增加20%至30%。

        关键词九  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房地产调控将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放开高端,保障低端,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    据《证券时报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