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反假币

20.05.2016  11:12

  □郭谦益

  1931年的夏天,毛泽东来到农村调查,和农民们一起车水抗旱。这时候有一个中年农民递给毛泽东两枚银币说:“我这里有两枚银币,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请主席拿回去鉴别一下,查一查假币的来源。

  听说有假币,毛泽东非常重视,回家后立即将两枚银币摆在桌子上,细细地用肉眼辨,用手摸,但分辨不出。他仔细端详,发现这种币与中央造币厂设计的一模一样。如果不及时分清真伪,打击假币,那将给苏区的金融市场带来极大的混乱,给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毛泽东急命警卫员将当时的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找来。

  毛泽民匆忙赶来,毛泽东拿出那两枚银币让他辨别,毛泽民左辨右辨也辨别不出。毛泽东说:“你去把造币厂的陈厂长叫来,让他来识别一下真假。”陈厂长连忙赶来了,同来的还有业务处处长谢里仁。老谢是银匠出身,与银铜打了几十年交道。他把两枚银币放在手中掂了掂,便指着那枚贰角的银币说:“这枚是假的,是铜铸的,铸得很像,一般人是很难识别的。”说罢,他把假币在铁门栓上擦了擦,那假币便露出了银粉里面的黄铜来。

  “竟然有人制造假币!”毛泽东的两道浓眉耸了起来,眉心间蹙成了一个“”字,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把造假币窝点端掉,堵塞假币在苏区流通,否则造假者造了银币又会造纸币。假币一旦泛滥,就会把我们的苏维埃共和国葬送掉!”马不停蹄,毛泽东立即带着毛泽民来找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共同商量如何开展发假币斗争。

  保卫局立即组织了一个假币侦破组,由侦查部部长钱壮飞任组长,毛泽民任副组长。侦破组共由二十多名保卫战士组成,他们分成多个侦破小组深入到基层,屋场明察暗访,最后终于查清了假币的源头,是会昌县与武平县交界处的筠门岭上的土匪制造出来的。

  毛泽东听完汇报后非常气愤,指示邓发:“派两个师去将这伙土匪剿灭,以绝后患。”邓发也怒火中烧,说:“主席,消灭这伙土匪用不着派两个师,你就下命令吧,让我们保卫局保卫大队去,一定完成任务,决不放跑一个土匪。

  毛泽东和邓发认真研究了剿灭土匪窝点的作战方案,将战斗任务交给了保卫局保卫大队。

  筠军岭系三县交界点,是通往福建、广东的咽喉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峰峦耸峙,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山上哨聚着一百多号土匪。这些土匪堪称国民党军队的别动队,把矛头对准红军,对准苏区,因此他们得到了白区敌人的大力支持。白区政府不仅为土匪们提供枪弹,还派来铸印专家,在筠门岭山上安装设备铸造苏区中央人民政府的硬币,并通过暗中渠道流向市场,妄想用这种恶招来扰乱苏区金融,搞垮、摧毁苏区经济,让苏区政权不攻自破。

  担任剿匪任务的两百多名战士在钱壮飞的带领下于夜半时分来到了筠门岭山下。钱壮飞按照毛主席和邓局长制订的战术,先让二十几名战士化装成商贩挑夫挑着担子朝山岭上走去。他们边走边哼着“嘿哟嘿哟”的号子,目的是引来山上土匪的哨兵。

  果然,那些哨兵见几十位商人挑着重担在艰难行走,认定是金银财宝送上门来了,赶紧向山上土匪头目报告。土匪头目见这么多横财送上门来怎不心痒,连忙招呼山上所有土匪带上家伙,来拦路抢劫财物。

  这伙土匪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些“商人”的后面其实还悄悄地跟着两百多名红军战士。土匪头目鸣枪示警,命令挑担的识相一点,把担子放下后回家去,否则当心子弹不长眼。

  挑担的战士按照事先的部署放下担子,并且装着害怕的样子,磨磨蹭蹭挪动着步子,有的干脆装着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土匪一点也不知道是计,一窝蜂冲下来,跑到挑担人身边,争先恐后地抢夺着担子。说时迟,那时快,战士中带队的李玉堂大喝一声:“动手!”顿时,几十支手枪一齐指向土匪们的心窝。土匪头目见状吓得掉头就跑,被眼明手快的红军战士一枪击毙。听见枪声,跟随其后的红军战士迅速扑来,犹如神兵从天而降。土匪见到这么多红军像铁桶一样包围了他们,早已吓得胆战心惊,除少数土匪还手外,其余的都乖乖地举手投降。

  战斗没有花多少时间就胜利结束了,经清点,击毙、生擒土匪120多名,缴获枪支90多条,子弹3000多发。战士们打扫完战场后冲向山头捣毁匪窝,在一个山洞里搜查出了制造假币的机器,还有几箩筐铜质胚子以及熔银的炉子等制假用具。

  胜利的消息传回苏区政府后,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除了嘱咐毛泽民代表银行向保卫局的英勇行动表示感谢外,他还起草了电文,对保卫局的战果进行通报嘉奖,并以苏区政府的名义向他们授予了一面奖旗。筠门岭大捷,白区敌人在苏区造假币的阴谋被彻底粉碎了。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