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开国中将在对越作战前夕被突然调离前线

14.09.2015  16:50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在开国中将王必成同志诞 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这位著名的虎将。王必成同志1912年2月29日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一个贫苦农民之家,1928年参加赤卫队,同年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献身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历次反“围攻”作战,长征中两爬雪山三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发 展苏北、苏中、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浴血奋战,威名远扬,被称为“虎将”。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苏中、莱芜、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在孟良崮战役中,他 指挥所部击毙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参与了金城战役指挥。和平建设 时期,他历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为我军革命化、 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他在武汉军区任职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不顾年高多病,殚精竭虑,厉兵秣马,整军备战,为武汉军区部队的全面建设作出了重要贡 献。

  虎将本色情注部队

  1979年1月,中央军委宣布调动命令:昆明 军区司令员王必成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接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南疆战事将起,“临阵换将”,王必成同志心情比较复杂,但他有强烈的党性 原则,毫无怨言,坚决服从命令,怀着对党的事业极端负责的态度,同军区机关一道,争分夺秒地向杨得志同志作了详尽的工作移交,于1月12日愉快地离开昆 明,到武汉就任新职。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序幕一拉开,王必成同志就 和武汉军区其他首长一头扎进作战室,密切注视着战争风云。作为云南战区的前任最高军事指挥员,王必成同志看着熟悉的中越边境地形地貌,仔细阅读战况通报, 不时在地图上比比画画,将整个身心置于战场氛围之中。当时,武汉军区有近五万名官兵开赴云南、广西边境参战。他们在广州、昆明军区的直接指挥下,发扬爱国 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经过20余天连续作战,攻克越军20余个军事要地,摧毁一批威胁我国安全的军事设施,胜利完成自卫还击作战任务,有3万多人立功 受奖,30多个连队和个人被中央军委和武汉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看着这累累战果和荣誉,王必成同志欣慰地笑了。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武汉军区参战部队陆 续回防。王必成同志立即率工作组到参战部队视察慰问,帮助总结作战经验,历时五个多月,行程万余公里。从军、师驻地,到边远偏僻连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 汗水,特别是有参战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的医院,他一定要抽空去看望、慰问。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对官兵说:“这次作战无论是经验也好,教训也好,都是用鲜血换 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训比经验更宝贵,更有教育意义。它可以从另一方面来促进我们的工作。”对作战中好的经验做法,比如靠前指挥,近战、夜战,战法灵 活多变,活跃的战时政治工作等等,他与大家一起认真总结推广。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部队回防后出现的松懈麻痹思想、骄傲自满情绪等不良倾向,他毫不客气地 提出严厉批评。同时,他对加快部队正规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搞好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教育;要充分 学习借鉴自卫还击作战的经验,注重成果转化,抓好“夜老虎连”、“夜老虎团”训练,促进部队战术技术水平提升;要抓好经常性的管理教育工作,严格按条令条 例和规章制度办事,注重作风养成,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的处理,既要讲究科学方法,又不能心慈手软,做到警钟长鸣。视察慰问结束后,他把自己的这些想法,以 书信形式向军委、总部和军区党委作了专题报告。

  下部队期间,王必成同志还走访战场遗址,开展 兵要地志调查,按照“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原则,提出了加强战区未来战场建设的意见。7月的中原大地,骄阳似火。他冒着酷暑来到河南省睢县龙王店,寻访 1948年他率部参加淮海战役的睢县杞县战场遗址。龙王店是睢杞战役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他在当地老农陪同下,找到了活捉国民党中将兵团司令官区寿年的地 方。他对随行人员说:“龙王店地区的战斗打得十分惨烈。区寿年和他的兵团参谋长林曦祥负隅顽抗,我军许多指战员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我们不能忘记过 去。要永远怀念他们,永远怀念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烈士们!”后来,遵照他的指示,武汉军区在龙王店地区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实兵演习,以缅怀革命先烈,革新 传统战法,探讨建设未来战场的新途径。

  王必成同志特别关注部队官兵的生活保障问题。 每到一个部队,他都要到连队厨房看看,到菜地瞧瞧,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创造安心服役的良好内外环境。1979年6月,军区后勤工作座谈会召开。他根据自 己调查了解的情况,就如何抓好部队增产节约问题发表即席讲话,强调指出,军队开源节流,就是要坚持增产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不仅要抓好农副业生产,搞好养猪 种菜,而且要因地制宜地抓好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他明确今后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指标的单位要表扬,亏损的要公开批评。在他和军区其他首长的重 视与指导下,第二年全区部队农副业生产取得大丰收,自产粮食不仅解决了“补助”问题,还向地方支援了1500吨,为以后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军队要忍 耐”、“斤半加四两”的指示打下了好基础,被总部有关领导称为“最富”的大军区之一。

  王必成同志不仅重视现役部队建设,同样关注国 防后备力量建设。1979年6月,在向军委会议提供情况时,他组织军区机关起草《当前部队军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专门把如何推进新形势下民 兵工作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讨,提出要改革民兵领导体制、健全武装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组织、建立预备役兵役制同民兵制结合机制、拟制战时兵员动员计划、恢 复设立大中院校军事课制度等建议,为中央军委决策部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牢记宗旨服务人民

  王必成同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论在哪里任职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在抓好部队建设的同时,始终把军政、军民关系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王必成同志和旅政委刘培善 同志率领新四军1师2旅进驻苏中地区北部。此处东濒黄海,西连高宝,北靠盐阜,是盐城新四军军部的门户,战略位置很重要。王必成同志指示各团要高度重视军 政、军民关系,加强军地团结,并派出一批干部深入乡村,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各级民主政权,组织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帮助建立民兵自卫队及农、青、 妇抗日组织,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此后,每到一地任职,他都积极主动地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刚到武汉任职时,已67岁的他不顾鞍马劳顿,在视察军区机 关、武汉空军及驻汉师以上单位后,就专程到湖北省、武汉市党政机关拜访。省市领导闻讯,认为王必成同志年高体弱,建议约个时间集体到军区来看望他。他风趣 地说:“我是湖北人,入乡拜土地,还是我先来看看父母官。

  王必成同志下部队调研时,常常深入工厂、农村 了解情况,为基层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发现豫鄂两省农民“卖猪难”的问题,马上给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写信,提出一些妥善解决的建议。王必成同志还 将检查部队沿途所见到的一些问题,书面向豫鄂两省省委、政府通报。1979年秋,他在河南视察部队返回途中,路过阔别多年的家乡--湖北省麻城县。家乡的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牵动着他的心。这里长眠着他的父母,烈士陵园里安息着当年与他一起揭竿而起的赤卫队战友。他满怀深情地到工厂、学校、农家“访贫问 苦”,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长谈,了解情况。回武汉时,他没有带任何土特产,而是整理了多份书面材料,其中,有修筑鄂豫边区纪念碑缺少资金的报告,有麻城乘 马中学需要增办高中的报告,有请求批准将厂址在麻城的湖北麻纺厂下放给县管的报告,有请求麻城花鼓戏剧团进省城演出的报告等等。他将这些报告分别送湖北省 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同志和省委其他负责同志阅示,使相关事宜逐项得到妥善解决,体现出他对老区、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

  王必成同志常说:“军政军民关系无小 事。”1979年10月,湖北省委收到情况反映:孝感县花园镇驻军与当地群众发生纠纷。部队坦克、装甲车在训练时尘土飞扬,噪音很大,影响了周围村庄群众 正常生产生活。部队在协商解决这些问题时,方法不当,导致一些群众情绪激动,卧路阻拦部队训练。事态一度严重影响了军民军政关系。这个情况经湖北省委反映 到武汉军区。王必成同志阅后,非常生气,认为训练扰民,事关重大,马上指派军区副参谋长唐皎同志率工作组赴花园镇调查处理,并责成有关部队开展重唱《三大 纪律八项注意》的活动,切实拿出解决新时期影响军政军民关系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于处理及时,措施得力,问题很快得到圆满解决。部队主动赔偿了当地群 众的损失,协助政府做好有关居民房舍的搬迁工作,还帮助群众修路打井、整治环境卫生,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年底,当地群众自发给部队送去“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锦旗。

  1980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王必成同志调任 军事科学院工作。行前,他回到麻城。这是他最后一次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他怀着关心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赤诚之心,走村串户搞调研,找县里领导座谈。他深情 地说:“麻城是个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多种经济。我连续回来两次,看到麻城有变化,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现在要重点帮助 群众解决有钱用的问题。麻城山多,要大力发展林业,发展多种经济,要兴修水利,绿化荒山,发展县办工业……”他亲切的话语、殷切的希望深深感动了县领导和 父老乡亲。他们为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开国将领感到骄傲,更为有这样一位关心家乡建设、牵挂百姓疾苦的麻城人而自豪。

  清正廉明高风亮节

  王必成同志是一员战功卓著的虎将,更是一位不谋私利、清正廉明、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

  王必成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于律已,始 终过着清淡的生活,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不要一件规定以外的东西。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并给家人规定了“五不许”,即:不许参政,不许到秘 书办公室看文件,不许以他的名义办任何事情,不许乘坐配给他的汽车,不许搞特殊化。1979年年初,王必成同志怀着激昂壮烈的情感,先后把自己的儿女、儿 媳和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送上了保卫边疆作战的前线。当时,王必成同志的子女都不在前线部队。王必成同志写信、打电话,鼓励他们上前线去。王必成同志儿子上 前线了,王必成同志最疼爱的小女儿也上前线了。没过多久,王必成同志爱人陈瑛同志说:儿媳妇也想上前线。王必成同志连声说:好,好。陈瑛同志又悄声说:媳 妇已经怀孕两个月了,怎么办?王必成同志斩钉截铁地说:让她去!我不能参战,但我们家有三个半人参战,此愿可遂,此志可明了。儿女承父志,堪慰老将心。王 必成同志儿女们从前线给他打来电话或写信,纷纷表示要争取为国立功。他心中十分欣喜,勉励他们要听从指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杀敌立功。后来,王必成同 志的儿子、女儿和以前的保卫干事都荣立了战功。

  1979年金秋,王必成同志在检查部队途中, 顺道回到家乡看望亲朋故友,祭拜双亲。陪同的县委领导看到王必成同志父母的坟墓非常简陋,只是两个小土包相依,又没有墓碑,就提议把老人家的墓地整修一 下。王必成同志摇了摇头,态度坚决地说道:“没有必要,不要把钱用在这上面,不要浪费群众的工分。

  1979年11月,王必成同志赴麻城参加麻城 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他一到县城,县领导就对他说:“武汉军区的两任司令员陈再道、您和第一政委李成芳都是我们麻城人,这是我们家乡的光荣啊!家中有 什么事,您尽管吩咐,我们办好。”王必成同志深情地对县领导说:“麻城还比较贫困。你们不要把钱花在招待领导上,生活安排一定要从简。你们要集中精力把麻 城的经济建设搞好。”在麻城活动期间,他轻车简从,不要迎送,不提个人及亲友的任何要求,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在武汉军区任职的日子里,王必成同志盖的还是 那条使用了几十年的米黄色旧毛毯。这条毛毯是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老虎团”在黄桥以南的季家市攻打日军据点的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战后分配给他的老部下、 老同乡徐绪奎同志(湖北红安人)使用。徐绪奎同志是和王必成同志一起参加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创建、一同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考验、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亲密 战友。在一次打击日伪军的战斗中,徐绪奎同志不幸英勇牺牲。他的警卫员遵照他的嘱托,将这条毛毯作为珍贵遗物转送王必成同志。王必成同志十分珍视战友情 谊,从战争年代到革命胜利,从乡村到城市,从南京、昆明到武汉,始终随身携带和使用这条毛毯。他小女儿结婚时,想到他盖的这条毛毯实在太旧太薄,特地买了 一条纯羊毛的新毯子送给他。王必成同志接过新毯子,严肃地说:“你们的孝心我领了。但是,原来的毛毯不能换,因为盖着它有意义。我盖着它就想起和我们一起 战斗而光荣牺牲的同志……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不能忘记过去。它时刻提醒我,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热爱它、珍惜它、保卫它,要从胜利走向胜利啊!”这 条用了几十年的旧毛毯充分体现了他对战友的无限深情和对革命胜利果实的无比珍惜。

  王必成同志在武汉军区工作、生活虽然只有一年,但他献身国防、情注部队的战士本色,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治军理念,艰苦奋斗、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品质给武汉军区指战员和河南、湖北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王必成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