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教学迎来全新革命 语文复兴时代来临

18.11.2014  15:01

制图 谢瑶

上周五(11月14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中高考语文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英语强化听力能力考查;初一开设物理化学实践课……伴随着一系列新措施的推出,中小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学将进行重大调整,一场全新的教学革命即将发生。针对此次重大改革,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培训业专家,深入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英语 回归本源全面转型

随着《意见》发布,今后的英语教学将更加侧重语言应用能力,鼓励教师留个性化英语作业。专家分析,此次改革实现了英语教育的本质回归,在地球村时代,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应成为一种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将来从教材到授课形式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对教师素质也将提出更高要求,英语教育培训行业即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重点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一直以来,“哑巴英语”已成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通病。此次改革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作为重点,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如小学毕业时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会唱英语儿童歌谣;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保证一定的英语课外阅读量;高中阶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围绕熟悉话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要“能读懂英语报刊、英语用户手册等,能写通知、邀请函等应用文”等具体培养目标。

针对这一变化,英语教育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胡敏认为,这是真正抓到了英语学习的“命脉”,回归到英语学习的本质。过去的那种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运用的英语学习方式已不合时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英语教学改革是顺势而变,也是一种倒逼式改革。当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已到了悬崖边缘,现在的孩子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不再是50年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国外留学,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英语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交流的工具,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次改革将真正推动中国的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

英语考试难度有升有降

胡敏认为,这次改革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英语交流能力,到了中考要求具备听说能力,高考强调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逐渐递增,同时还考虑到与学生心理和兴趣结合,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的特点,非常符合语言学习的习惯。特别是改革后强化了英语听力和阅读的训练,只有加大语言的输入量才能保证语言输出,实现说和写能力的提升。

将来英语考试的难度将会有升有降。”胡敏认为,从这次改革不难看出,今后考试中,针对英语语法、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将减少,预计单纯的语法题会消失,而是糅到实际运用中去考查。这一变化与国外语言考试改革思路是一致的。今后的英语考试中,英语知识点考查的难度会下降,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会上升。这意味着,语法知识点不会要求那么多,但是对语言沟通技能、交际能力的要求会提升,甚至更具有挑战性。

考试评价体系的转变,将使英语教学由过去的知识类课程向技能型课程转变,真正回归到英语教育的本源。胡敏认为,这一改变也将对英语教师带来重大影响,原来一些老师“用中文讲英语”也能帮助学生获高分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了,对教师的英语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向“教练型”教师转变,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英语培训业面临重新洗牌

此次改革也将对英语培训行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胡敏认为,培训机构首先改变观念,由过去“为提高英语分数而生”,转变成“为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而战”,实现从应试培训到英语应用能力培训的改变。

英语培训行业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胡敏分析,受公办教育课时所限,学生们学校课堂教学后,需要大量英语实操演练,而这将主要通过培训机构来实现。今后,培训机构将成为孩子们的“英语健身房”,由以前提分型培训转变成提能型。为了应对改革,培训机构需要加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修炼,也对机构办学实力,教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小作坊式、不注重教研的培训机构将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面临崩盘和淘汰的危险。胡敏预测,2015年将成为英语培训行业不平凡的一年。

□语文 教学迎来颠覆性革命

针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容不足、作文易写成“新八股”等语文学习的问题,市教委提出了改革措施。今后,小学和初中语文将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中高考语文考试中将增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专家评价,此次改革首次对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说明,提倡在运用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学将迎来一次颠覆性革命。

标志语文复兴时代来临

增加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加强中小学生阅读量是此次改革一大亮点。文件首次对中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和形式作出明确要求,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这次改革标志着语文复兴时代已经到来。”清华巨人语文学科运营中心校长郭华粹说,学生在学习方面“重理轻文”的现象将成为过去。改革重点强调了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性,郭华粹认为,这是抓到了语文学习的命脉,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发生转变。如给三年级学生讲李白的诗歌,教师们就可以颠覆传统唐诗教学从字词句到概括中心思想的教法,用李白的故事贯穿始终,将其诗人、剑客、游侠、隐士的传奇经历引出不同阶段的代表作,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注重课本和基础知识,初中更注重阅读、作文以及语文的综合素质,高中侧重综合运用能力。郭华粹认为,随着孩子年龄递增,语文的能力也会发生变化,但目前国内的很多语文教材不成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知识理解不全面、脱节的情况。此次改革要求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更加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针对当下学生作文程式化等情况,本次改革也开出了“药方”。如初中鼓励学生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多角度观察生活;高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郭华粹认为,今后中小学生上作文课将不再拘泥于课堂,课外实践、游学等多种方式都能让学生完成作文体验。特别是文件中提到,在中高考中,将“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意味着在语文学习评价中给予了学生更多个性抒发和展示的空间,那些平时喜欢阅读、注意积累、善于表达的学生将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优势。

语文培训将现百家争鸣

在郭华粹看来,此次改革一方面颠覆了以往陈旧、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为语文课外培训带来更多新的机遇。文件中提到,“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性语文学习模式”,这意味着将来培训机构的优秀教材、优秀教师都将有机会进入到公立学校,持续推动语文教学的革新。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教育培训机构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开发相关课程,越来越多的语文学习品牌进入市场,语文培训将进入百家争鸣的状态。

郭华粹表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将从过去只关注奥数、英语学习,转向关注孩子全面发展。语文学习应树立孩子的大语文观,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届时,语文教材也将发生改革,鼓励学校和资源单位合作研发校本课程,走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引进高校及研究机构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多渠道补充教育教学资源。

□科学类 实践课打通学习通道

明年起,本市将一改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化学课的传统,从新初一年级起,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以校本课程方式出现。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考核情况将纳入中考评价体系。专家认为,新开设的实践课将弥补中小科学类课程出现的“断档”问题,打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道。

补足“断档”注重学习连贯性

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副院长马福贵认为,目前的学科教学过于注重课本,本次《意见》是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类学科进行整合并提出实施意见,这强调了科学类学习的综合性,各学科之间融合将在教学中加强。

对于本市将一改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化学课的传统,从新初一年级起开设此类校本课程的调整,马福贵表示,这并不代表将教学进度提前,而是强调科学类学科的学习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本次《意见》将小学的科学课与初中物理学习之间的“断档”进行补足。马福贵解释称,“生活不会因为学生不学物理化学而不存在,初一的学生应该学会观察生活,并对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探索。”本次学科改进是让学生从初一开始,对身边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现象提高认识度,由发散性认知到系统性认知,满足学生循环上升的学习规律。

挂钩中考提高参与度

针对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将覆盖义务教育各阶段,考核列入中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部分家长表示心里没底。对此,马福贵表示,与中考挂钩是要引起学生和家长对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度。另外,家长们对实验课可能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实验做成功才能得分。实际上,过程性考核更注重的是参与度,评价科学实践能力并不以实验成功与否来决定,而是侧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能不能找到不成功原因。

马福贵同时表示,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避免家长替孩子完成的情况,比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实践成果进行现场汇报展示等方法来进行。

整合资源扩大普及面

目前,东城区正在组织教研员研究如何发挥已有的教育资源优势与《意见》要求进行对接。马福贵表示,比如,如何将学科教学改进与蓝天工程博览课和学区教育资源结合。通过学校内、学区内和跨学区的资源整合,丰富科学类学科教学的实施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提供“下可保底,上不封顶”发展通道。科学类课程将从过去的部分学生参与变为今后普及性的课程。目前,东城在科学类学科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作了一些尝试。马福贵介绍,五中分校、文汇中学等学校已在初一以校本课的形式开设选修课,比如,广渠门中学组织学生进行水污染调查,到护城河采集水样,送去科研机构化验水污染成分,再由学生做出分析报告。美国哈佛大学等院校的大学教授为五中分校学生演示火箭升天,并带领学生参与科学实验。

□家长反应

既欢迎又有担忧

李女士的孩子就读小学三年级,对于市教委出台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她表示既欢迎又有担忧。她认为,语文教学增加传统文化比重这一改革迫在眉睫,现在的孩子成天被各种电子产品、高科技玩具包围着,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这次改革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对孩子阅读的训练,并在考试中增加阅读的比重,都将促使家长关注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我准备给孩子制定一个阅读计划,陪着他一起读书。”李女士说。

不过,李女士也对部分改革表示担忧。她说,文件要求小学阶段将取消统考统测,这对于学校、老师而言是减负了,但家长如何检测孩子的学习情况,小升初如何推优等问题都有待解决。“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政策的效果还得靠时间来检验。”李女士表示,取消统考统测后,教育部门还应该建立一套配套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但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这么快解决,她很担心孩子会成为新政的试验品。

希望中小衔接过渡平稳

对于从初一年级起,物理、化学学科将以校本课程方式出现的规定,石女士表示赞同,但对难易程度有些担忧。石女士说,目前孩子正在读小学三年级,虽然学校已经开设一些与力学、物理、化学相关科学课,但只涉及手工类制作这类比较浅显的内容。如果初一新开的课程与科学课类似,是小学课程的延续,学生接受起来会容易些。“如果一上来就是理论比较强的实验活动,我会考虑给孩子提前报个辅导班,省得孩子跟不上。

石女士说,不仅中学关注科学类课程,女儿就读的万泉小学也引进了不少科学实验设备。学校利用两间教室作为科学实验场地,加入了一些实验设施,目前这个科学类的兴趣班还没开始报名。“如果孩子对这个兴趣班感兴趣,我很支持她参加,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很有益。其实,科学类的课程要以兴趣为主,我是很赞同的。但是一涉及到考核和分数,就会多一层顾虑。希望经过几年的磨合,科学类课程在中小衔接上能平稳过渡,我也就省心了!”(京华时报记者 张灵 李琦)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