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中小学“诚信考场”开考 考场没有监考效果反而更好
学生填写诚信考场宣告
据了解,不仅豫章中学设立了诚信考场,南昌市多所中小学也同样在期末考试中设立了诚信考场。而南昌市从2006年开始推行的“诚信考场”进校园至今已有8年。
“诚信考场”鲜有人作弊
23日,记者来到豫章中学,两间教室门口早早贴好了“诚信考场”标识。该校初三班主任肖老师告诉记者,5年前,该校就开始设“诚信考场”。“别看诚信考场没有监考老师,也没有视频监控,可考场氛围往往比有监考老师的考场更严格。”肖老师说:“在诚信考场,大家往往都很安静地做试卷,因为东张西望、想要作弊会被其他学生监督举报,学生们有心理压力。考场没有监考,考试效果反而更好。”
记者了解到,考试过程中只会有两名学生监督员例行巡查2次,其他时间完全靠学生的自觉和相互监督。在今年4月份的期中考试中,有百名学生参加了诚信考场,结果没有一例作弊行为,只有一名学生因为无聊,东张西望被判定为不诚信记录。
记者获悉,2006年,南昌市教育局开始推行“诚信考场”,一直持续至今。谈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南昌市教育局思想政治处工作人员表示,旨在教育孩子们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
学生进诚信考场 需班级投票
记者获悉,豫章中学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设立了两个“诚信考场”,共有96名初一和初二学生参加。这96名学生是如何从两个年级几百名学生中挑选出来,进入诚信考场?
“首先要学生主动申请,班主任接到申请后,会向全班公布申请名单。经过全班同学投票出来的同学,由班主任推荐给教务处,由年级组长最后把关审核。”肖老师说:“成绩好坏并不是推荐的必要条件,以往在班级的表现和学生的品德行为是我推荐学生最重要的指标。”记者了解到,因名额有限,每个班级一般只能推荐3~4名学生参加诚信考场,而报名参考的学生人数往往占班级人数的一半。
学生喜欢荣誉感 家长看重体验
对于参加诚信考场,家长和学生是如何看待?初一学生丽晴从上初中至今已经参加了3次诚信考场。“第一次参加时很紧张,因为是全新的考试环境,后来参加过2次就适应了。”丽晴说:“因为考试过程中完全是靠自觉完成整个考试,很骄傲也很有荣誉感。”
家长尚先生说:“当孩子告诉我想参加诚信考场时,我全力支持。没有老师监考的考场,是一次难得的诚信教育。孩子体验过,对他未来的成长有好处。”
不过也有学生反映,并不喜欢参加诚信考场。学生李志说:“我参加过一次诚信考场,不能提前交卷,不许东张西望。一点点小动作还可能被同学打小报告。这反倒比正常考试要求更高了。”
诚信与否 有奖有罚
记者了解到,在豫章中学,作为参加诚信考场巡查的诚信监督员,将得到学校颁发的诚信证书。而且学校每年会从参加诚信考场没有不诚信记录的学生中选出“诚信之星”进行表彰。不过,如果在“诚信考场”出现不诚信记录或者有作弊行为,该学生将再也不能参加诚信考场,且在评优评先时会被一票否决。
学校要引导好
记者获悉,在南昌推行“诚信考场”8年里,有的学校一直在坚持办,且越办越好,而有的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放弃。对此,南昌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戴庆峰分析称,“诚信考场”的根本就是用学生自治和互相监督来代替老师监督。通过角色转换和场景体验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现在许多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制力和团队荣誉感不强。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和规范,贸然放开“诚信考场”,势必会让一些不够自觉的学生钻空子作弊,从而影响考分的真实性。
戴庆峰说:“一些学校理解到‘诚信考场’的重要性,积极完善相关规范和模式,所以可以办好。反之,一些学校把‘诚信考场’当作任务来执行,没有引导好,自然会中途放弃。”■信息日报记者罗捷 文/图
[责任编辑:赖琳萍] 来源: 信息日报 | 一键分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