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小微企业发展形势逐步趋好 预计主营业务收入达1.42万亿

06.12.2013  16:47

   “预计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00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4200亿元,同比增长16.9%。”12月5日,省中小企业局新闻发言人夏卫平向本报解读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他透露,预计全省将有5家企业可在新三板扩容后实现首发上市。

  专家解读

  【 专家名片 夏卫平 ,省中小企业局办公室主任,省中小企业局新闻发言人,省直单位信息发布专家库成员。

  ■中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1.42万亿元

  【数据】预计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00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利税总额2200亿元,同比增长21.4%。全省规模以下中小微工业企业预计可实现增加值470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400亿元,同比增长10.4%;上缴税金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6.8%。

  【解读】“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力度,全面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形势逐步趋好。”夏卫平说,“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品牌、品质和服务提升,助推小微企业加快成长。我省在做好对全省工业园区和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做好有关政策宣传的同时,启动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制定出台《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试行)》,对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从5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

  ■创业大学培训企业学员2266人

  【数据】目前,全省共有10个设区市创办了创业大学,全年培训企业学员2266人,开展创业服务活动307次,累计培训学员企业4867家。同时,首批认定的6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以及22家创建单位,累计孵化创业企业1029家,安置就业人员3万余人。

  【解读】夏卫平说,为了培养优秀企业家,今年,在全省优选300名成长性中小企业高管,举办了多个省级创业大学培训班,按照产业链的模式,将产业上下游企业组织起来,打造企业合作、产业发展学习交流平台。同时,加大各地市创业大学建设力度,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各设区市创业大学建设,鼓励各地开展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并探索导师带徒助创业的新模式,掀起了全省青年创业热潮。此外,增强孵化功能,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

  ■新三板扩容后江西或有5家企业上市

  【数据】到今年底,全省注册备案的161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资金135亿元,预计全年将为9000家中小企业提供新增担保贷款325亿元。积极帮助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争取国家资金补助,今年为49家担保机构争取补助资金7830万元,占全国总额的4.4%。同时,支持17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争取享受免征营业税政策。

  【解读】我省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搭建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平台,利用省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与浙江“全球网”合作建立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超市,通过政府搭台、机构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网络融资服务。探索开展中小企业设备投资融资模式试点,依托中小企业创投公司开展小微企业设备投资融资模式试点,促进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进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此外,积极引导全省中小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比如在9月份,联合省证监局、省政府金融办举办了“江西中小企业‘新三板’融资对接会”,邀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专家就“新三板”市场最新政策、市场功能定位及重要作用等进行宣讲。截至10月底,参会的100多家企业中共计有40家左右已开始与券商接洽或签约,预计全省将有5家企业可在新三板扩容后实现首发上市。

  文/记者陈艳伟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 袁露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