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战”只是表面现象
中日“经济战”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首先事关亚洲持续发展的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与搅局;其次当然还有中日之间的历史原因——日本对于战争历史从未如德国与其他国家一样达成真正的和解,没有真正历史的和解,各种冲突不断不可避免。
或许,真正的冲突在于,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亚洲人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呢,日本需要一个怎样的亚洲,或者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呢?这也许才是值得深思的本质问题所在
在经济领域,中日在某些领域、某些地区、某些企业和项目方面,摩擦逐渐频繁。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称,日本企业去年在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投资已高达2.33万亿日元(228亿美元)。相比之下,作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日本去年的对华投资仅为8870亿日元,只有东南亚国家投资的1/3略多。
而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3月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负增长为-1.5%,第一季度FDI增速为5.5%,大幅低于1-2月的10.44%。其中,日本对华投资12.0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7.18%。
这也意味着,日本企业在对华投资问题上,因为两国关系的恶化已出现了快速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现象。而转移的结果,一方面,使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面临新的压力,需要通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来弥补日本企业投资减少的缺口。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还处于复苏起步阶段的情况下,要增加投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另一方面,影响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合作,使该地区在投资五一节的竞争性更强。同时,由于中国在对日产品的进口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又使得日本企业必须更多地到其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寻找出路,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
不仅如此,在其他地区和领域,中日之间的“经济战”时隐时现。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4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西部海滨一项正在拟定的60亿美元奥卡吉港口铁路项目,由于是澳大利亚向亚洲出口原材料——特别是铁矿石——的主要供应渠道之一。因此,引起了中日两国企业的激烈争夺。虽然按照报道提供的信息,这一项目已经由前几年的日本处于优势转为中国发号施令,但是,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前,谁也没有办法肯定这个项目会归谁所有。
要知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将项目给哪个国家的企业建设问题上,都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中国企业所以在与日本企业的竞争中稍占上风,就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比日本更具吸引力。同时,还要看项目所在国家政治形势的走向。如中国总理李克强去年在访问泰国期间与泰国总理英拉达成的大米换高铁计划,就在上月12日被泰国宪法法院以违宪否决了。从表面看,这是泰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原因。实际上,也与日本等国的幕后操纵不无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两个经济大国,就算没有出现关系恶化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明争暗斗的现象。好在中日两国在产品结构和技术领域不处在同一水平,中国更多的侧重于低端制造业,日本则侧重于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占领等。因此,此前的经济争斗还不是很突出,甚至没有与欧美国家的争端多。
但是,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后,一切的一切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了。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对中国来说,从日本引进技术、投资等方面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而对日本来说,向中国出口产品和输送资本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中日两国的经济利益战争,已经不仅发生在企业层面,而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如有关中国稀土出口的问题,日本政府就亲自出马,与企业一道向世贸组织申诉,并使得中国在这轮争端中败诉。可以想象,中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将政府与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对日本实施报复和反诉的。
对中国来说,与日本发生“经济战”,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压力。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潜力很大。就算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再恶化,也难出现停止经济交往的现象。问题在于,由于美国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明显偏袒于日本。如果中日之间真的发生大规模的“经济战”,美国是否也会像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样,拉偏架,帮助日本与中国打“经济战”呢?显然,这是一令中国比较担心的事。
习近平对法国、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了访问,并与这些国家签订了120多份协议,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中日关系恶化导致的经济贸易陷入冰冻期以及中美关系因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拉偏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其实,中日“经济战”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首先事关亚洲持续发展的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与搅局;其次当然还有中日之间的历史原因——日本对于战争历史从未如德国与其他国家一样达成真正的和解,没有真正历史的和解,各种冲突不断不可避免;其三经济摩擦频繁背后的本质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日本或应多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作出理智的选择与判断,而不要继续恶化两国的关系,损害两国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或许,真正的冲突在于,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亚洲人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呢,日本需要一个怎样的亚洲,或者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呢?这也许才是值得深思的本质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