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预算安排延伸至三年

24.01.2015  12:57

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 刘祎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年,中央各部门都要编制未来一年政府的财政预算,做到来年的收支“心中有数”。昨天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要求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也就是说,今后,年度预算编制必须在中期财政规划的框架之下进行。

作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年滚动的中期财政规划乍一听是一个再专业不过的财税话题。但事实上,预算的安排的视角从一年延伸到了三年,变化的不只是预算编制部门的日常工作。为什么这么说?

预算,就好比是一本用钱说话的政府工作计划书,每年两会时报请人大批准,会后各项工作便依计开展。按理说,一年一审的预算对于政府工作已经有强大约束作用,如今为何要把财政规划的眼光放长到三年?关于这个问题,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燕打了一个比方:

李燕:你比如说我们一个家庭来说,我们既有我们家庭日常的一些安排,这个考虑一个年度平衡;但是我还家庭还要有一些,花钱比较大的,花钱比较多的,我可能在一个跨年度时间,几年或者几十年我才能完成的这样一些支出项目。你比如说我要买房子,实际上这个就是把我们这个,整个安排我的支出的这样一个视野范围扩大到一个跨到年度之外的,更多的这个年份的这个安排当中去了。从国家层面上也是这样。

事实上,实行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是工业化国家预算制度的一个共同特征,经合组织国家的中期预算框架一般为3-5年。而对我国而言,财政收入的增速在持续20多年的较快增长后,开始趋缓;但多项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却亟待破冰,无不需要财政支持。收入增速变慢,支出却在变多,更需要把钱花在刀刃儿上,花得有计划。因此,中期财政规划是此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财政的本质是一个中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如果一年一考虑就容易不顾及长远,所以要建立起一个有的国家是三年,有的国家是五年,我们先初步试,三年滚动的财政规划,往前看,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我们有多少资源,要达到什么效果,用来指导当年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