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变中药 浙江胡柚片冒充中药“枳壳”行骗全国

22.05.2014  02:01

网上资料图

近期,有消费者向本网反映,浙江衢州有不少胡柚片冒充中药“枳壳”,通过江西樟树、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四川成都、广西玉林等各大中药材交易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医院、药店、药厂、中医诊所等, 数量惊人。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圆、玳玳花等将近成熟的果实,每年7~8月间采收。采摘后从中部横切成两半,阴干或风干即可入药。由于水果胡柚未成熟的果实切成片晒干之后和中药材枳壳极其相似,二者混在一起用肉眼根本无法辨别真假,甚至连医院、药厂的专业人士都被蒙在鼓里。

假“枳壳”药用相关指标未达国家药典最低标准

根据网友提供的“枳壳”样品,本网交由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化验。得出结果如下:柚皮苷含量2.8%,新橙皮苷含量2.5%。

2010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4.0%,新橙皮苷(C28H34O15)不得少于3.0%。”而该样品检验报告显示,样品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均未达到国家药典最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枳壳水煎液对子宫及肠管皆呈抑制作用;其醇提取液有显著的升压和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所含的黏胶质有降低胆甾醇的作用。而伪品未成熟的柚子虽为同科植物,却不具备枳壳的药用功效,故不可代替枳壳药用。

对此,本网于2014年3月初开始以中药材采购商及患者身份顺着产业链环节深入浙江衢州胡柚产地和安徽、河北、四川、江西四省中药材交易市场、非法饮片加工作坊、医院、药店展开深入调查。

【1】 【2】 【3】 【4】 【5】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