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智障孩子和300个“临时家长”

01.06.2015  18:15

  “妈妈,妈妈……”5月24日,赖阳春、梁琼等23名志愿者刚走进铜鼓县阳光益智康复中心,孩子们就涌了上来,叫个不停。这些志愿者前来当“临时家长”,协助康复中心的老师给智障孩子们授课。

  5岁的陈垚说话和2岁的孩子差不多,只会简单的语言,但发音不准,也分辨不出轻重音。第一节语言课,“爱心妈妈”梁琼对着陈垚说一遍“重重的”,就在鼓上重重地敲一下;说一遍“轻轻的”,再在鼓上轻轻地敲一下。梁琼一遍遍耐心地教着,不厌其烦,可陈垚还是不能很好地分辨出轻重音。

  阳光益智康复中心成立于2014年10月,目前收治了23名智障儿童。为帮助这些智障孩子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铜鼓县残联、县志愿者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希望爱心人士利用双休日到康复中心当“临时家长”。很快,300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有机关干部、教师、医生、企业职工,还有部分个体户。

  县残联把300名志愿者排了一个值班表,每周六、周日各安排23名志愿者前往康复中心当“临时家长”,协助老师训练智障孩子。陈栋是一家按摩店的老板,每次都给孩子们带上一些香蕉、雪梨、红枣、柑橘等。他利用自己的特长,给那些肌肉萎缩的孩子做保健按摩。

  志愿者们不仅去康复中心辅助教学,偶尔也带孩子们去西湖公园、西湖广场、铜鼓广场游玩,去明德小学与小学生们互动。5月10日,黄曙华、黄献萍、湛海珍等20多名“临时家长”,带着康复中心的智障孩子们,一起来到县文化艺术中心观看表演,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母亲节。

  铜鼓县建设局干部朱雨是去康复中心做义工次数最多的“临时家长”。在她的影响下,该局有5人加入了“临时家长”行列。“5岁的曾维佳原来不会说话,在我们的帮助下刻苦训练,现在会说‘好’‘要’‘不要’等十几个简单词汇。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朱雨说。

  智障孩子的康复训练,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这300位“临时家长”,正以春风化雨般的爱心行动,让这些智障孩子感受温暖,找回自信,逐步康复。日前,又有20多名志愿者报名,愿意到阳光益智康复中心当“临时家长”,帮助智障孩子们康复训练,传递爱心正能量。

  邱 桀 江西日报记者 邹海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