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三孔:江西氏族 曾无出其右

18.10.2015  09:58

  历史长河中,江西曾经出现了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临川二晏(晏殊与其子晏几道)、鄱阳三洪(洪适、洪遵、洪迈)、金溪三陆(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临江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等文化精英,他们以群体性、家族性的形式显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如群星璀璨。在今天,“临江三孔”的名气相对而言要小一些,但在他们那个年代被誉为“江西氏族,无出其右”,本文就为你再现“三孔”的当年风采。

  “临江三孔”才华横溢为官清正声名远播

  孔氏兄弟三人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为官清正,刚正守义,不仅为文坛名家,而且亦是政坛君子。关于“三孔”的籍贯,《宋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编纂的《新喻县志》等称“三孔”为临江新喻人,明清的《临江府志》说他们是临江峡江人,清代《江西通志》和《民国江西通志稿》又称其为临江军新淦人。

  但不论如何记载,“三孔”都认定为临江人,不存在争议,所以通常称呼为“临江三孔”。

  “三孔”在北宋文坛上声名鹊起,引来无数赞誉。宋代诗人王庭珪评价说: “孔氏崛起,震惊南斗。一时声名,风生雷吼。江西氏族,无出其右。

  而大诗人黄庭坚更是将“三孔”与“二苏”(苏轼、苏辙)同提并论,极为推崇。而在明代,三孔更是声名远播。元末文学家宋濂就曾感叹道:“河东之三薛,清江之三孔,虎林之三沈,鄱阳之三洪,蜚英声于当时,树芳烈于后世。

  历朝历代关于临江“三孔”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诸多的美誉,无疑更加印证了“三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研究者齐淼认为,“三孔”兄弟在北宋政坛上,以刚正不阿而备受瞩目。

  他们主要活动于北宋熙宁、元丰、元祐、绍圣时期,三人进士及第后相继入仕,为官清正,才识卓著。因反王安石新法而历官出处,一波三折。孔氏兄弟在风云变幻的朝政中,饱尝着政坛的叵测与动荡。但“三孔”兄弟并没有因此而抑郁终老,而是更加鲜明地保持着自己畅快直言的忠贞气节,并用自己厚实深刻的文字抒发胸臆,指点江山,继而纵身文坛,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