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对器官捐献说不?

15.04.2015  11:45

  4月的哈尔滨,天空被阴霾笼罩,初春尚未褪去的寒冷让人感到一丝悲凉。四岁脑瘤男孩儿陈林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遵照孩子父母的决定,小陈林的器官被捐献出来,延续他人的生命。于是,这个4月因为小陈林父母的举动而变得不平常,所有人都记住了“陈林”这个名字,他年仅4岁,是黑龙江省首例儿童实体器官捐赠者。(4月14日新华网)

  器官捐献,这是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在这个世界的多少个生命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有一天可以传来或许可以重生的消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可以成为一个生命的延续,而这也将成为他们生命的重新开始。但是据相关人士介绍,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现阶段我国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仅约0.6/100万人口,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看到这个数字我们不禁想问为何器官捐献在中国的现况是这样,我们该如何让中国人民对器官捐献说YES?

  笔者认为:造成中国人民对器官捐献说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人的思想一直很保守,器官捐献在他们的思想里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在他们的意识里无法接受人死后还要把器官拿出来,他们觉得人死后至少尸体应该是完整的,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其二,中国人民想要捐献器官单是申请就相当复杂,在中国,公民需要向《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整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或者已开通试点的省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经公证处公证自愿申请捐献登记,再等待其单位将捐献者信息登记至管理系统。很多人因这复杂的程序就望而却步了,本来器官捐献对他们来说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再有这么复杂的程序,只好放弃了。

  其三,在中国当前这种环境下很多医疗机构会把器官捐赠变成器官买卖,中国在这一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拥有宣告死亡权利的医生只能靠自律,有的医生为了一己私利,可能就让献爱心变成了买卖,捐献的器官到底哪里去了谁也不得而知。我想谁也不愿看着自己的无偿奉献变成别人获利的筹码。

  为需要遗体部分器官的人们提供对于已故人员没有任何意义的器官,而所提供的器官,如果能在有效时间里移植到需要它的身体里,那么可以延续另一个人的生命,让他们更好的、健康的生活;另一点那就是为医学研究提供“研究材料”,可以更好的研究并掌握我们生命的奥秘,更好的为活着的人们服务。生命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我想就是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当然要我们中国人完全接受遗体捐赠还需要人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