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养老模式点赞

02.06.2015  17:02

  红烧肉、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十几个老人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免费的午餐,饱经风霜的脸上是满满的幸福。5月24日中午,在新余市水北镇新桥村的“颐养之家”,这样温馨的画面给正在这里开展专题视察的省政协妇联界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活动,由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主任文红莲带队,重点视察新余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儿子儿媳在不在家,这里伙食怎么样,满意不满意?”省政协委员郭皎、杨爱中等人拉着已用完午餐的老人的手,亲切地聊起了家常。“75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60周岁不满75周岁的老人每天8元,资金不足部分采取政府扶持、爱心捐赠的办法进行筹集。”一旁的新余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共有58个村委启动了农村“颐养之家”工作,已让800多位老人足不出村就可以解决一日三餐,探索出了一条老人开心、子女安心、政府放心的养老模式。

  “本地民营企业家爱心捐赠成立颐养基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声誉良好且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由此产生20%的利润,再将每年的利润用于颐养之家各方面的运营。”谈起本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随行的省政协委员,新余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袁芙蓉说,本地企业家致富不忘乡亲、慷慨捐赠是当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能走在全省前列的一大特色。

  接着,视察组还到水西镇敬老院、新余市养老中心、银河国际康养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仔细了解了公办养老、社会化养老、居家养老等各类养老机构的现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乡镇敬老院床位空置率居高不下,建议适度放开入院标准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办养老资源”“政府关于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的政策措施落实难,贴息贷款、医保衔接、人才留用等问题突出”“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让更多的市民和农民能够就近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25日的座谈会上,视察组成员与新余市民政局及相关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文红莲认为,随着城镇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越来越多,银发浪潮已经袭来,巨大的养老需求和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也越发显现。“这要求政府鼓励发展多种养老模式,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得到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

  在新余实地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让黄海燕、张莉、吴小莲三位省政协委员感触颇深,委员们表示,居家养老有别于机构养老,是走进千家万户、没有围墙的养老服务,这种养老模式也是未来养老事业发展的方向。“百闻不如一见,新余市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遍地开花式地发展颐养之家的居家养老模式,成效显著,很值得推广宣传。”三位委员异口同声地说。(王直平)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