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创新汇聚天下英才
(一)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决定未来。
从首都文教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始终是汇聚英才的宝地。跨越60多年的共和国人才启示录,在这里揭示着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人才奥秘,解码出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人才基因,记录下追逐梦想、焕发激情的人才传奇。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天下者聚人才。上世纪中叶,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地区建立,昭示新生的共和国对科学的尊重、对人才的珍视。祖国如强大磁场,感召四海英才,大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国。
留美科学家钱学森筹备回国,遭遇艰难险阻,美国海军次长称他抵得上5个师兵力,“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五年风波,总理关怀,外交斡旋,钱学森才登上跨越太平洋的轮船。最终,“两弹一星”问世,中国震惊世界。
有了“钱学森们”,才有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奠基。如今车水马龙的中关村大街附近,三栋简朴的中关村“特楼”里,留下了他们中许多人的背影。“科学救国”的梦想,变为“科教兴国”的奋斗,油田发现、导弹上天……一名杰出人才,堪比千军万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中关村完成了一次世界瞩目的人才集结,变身世界级科教高地。60多年来,一手科学研究,一手产业发展,中关村作为我国的人才“软口岸”,始终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屹立在世界的潮头。
今天,全国40%的“两院”院士和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工程师云集在此,奋力攀登自主创新的科技高峰;全国1/5的“千人计划”入选者汇聚在此,集成创新全球前沿技术成果;1万名外籍人才和2万名海外留学人才荟萃在此,带来了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理念,聚散着全球的信息流、技术流、资本流……
由他们创造的、中国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就陈列在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这个科技“梦工厂”里。
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赓续历史的使命召唤。中关村正在续写新的传奇。历史启示未来:“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这一次,中关村将在全球坐标系内寻找发展定位,吸引和延揽国际拔尖领军人才,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得“创新创业的天下”。
(二)
人才成就中关村,人才圆梦中关村。
今天的中关村,既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如果说,新中国的第一个30多年,中关村是孕育“国家栋梁”、铸就“国之重器”的殿堂,那么,第二个30多年,中关村就是科技向产业延伸、人才与市场对接的海洋。
上世纪80年代,当科学家陈景润因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家喻户晓之时,来自中科院的另一位科学家陈春先,在争议中“翻出围墙”,创办“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被誉为“中关村创业第一人”。
就像海明威笔下与鲨鱼争斗的老人,陈春先用自己长达20多年的创业历程,挣脱体制机制的束缚,开启了“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的中关村第一代创业之路。
以此为发端,个人计算机时代,以柳传志为代表的创业企业家,打造了联想、方正、同方等标杆性企业;互联网时代,以张朝阳、李彦宏为代表的高端领军人才,创办了搜狐、新浪、百度等时代性公司;移动互联网时代,以雷军、刘强东等为代表的新时代创业家,锻造了小米、京东等新潮流企业。无论成立早晚,它们都在科技浪潮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30多年来,追随着钱学森的足迹,中关村涌动最澎湃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浪潮。尤其是国家“千人计划”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兴业热情激荡。
邓中翰回国创办中星微电子、王晓东受聘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施一公回归母校清华大学、饶毅加盟北京大学、邓兴旺创办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满怀拳拳报国之心,他们来到中关村,根植北京城,用生命点亮创新火焰。一个个响彻海外学界、业界的名字,镌刻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报国的里程碑上。
更新的一代也在崛起。高禄峰,沉浸互联网业十年后,投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自平衡车推向全球60多个国家;季逸超,疯狂的少年程序员,独立开发手机浏览器,获业界大奖,20岁创立巅峰实验室(Peak Labs);齐麟致,高二学生,倾注热情在开发一款新型实景增强地图上,为了梦想,休学去开公司……有人说他们是天才,也有人说他们是怪才。在中关村,他们成长为“极客”“创客”——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中国最新一轮创业风潮,由此发端,席卷全国。
回顾这30多年,我们发现,中关村人,伴随改革开放浪潮,成为中国的创业先驱、企业先锋、产业先导。中关村今日成就,源于释放人才活力;明日成功,必须挖掘人才潜能。
一位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结束中关村的采访后,感慨在这里发现“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
因为这一代代中关村人,人才与教育、科技协同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这里成为激动人心的现实;人才与技术、市场高效结合,“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技术迁移和产业辐射,影响全国。
中关村人,也在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的伟大征途中,成就了拥抱世界、拥抱未来的远大前程。
(三)
营造独特生态系统,护佑人才创新创业。
为什么那么多人才首选中关村为创新创业地?
2014年5月的一天,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给中关村管委会的负责同志发了一条短信:“刚刚路过中关村一家咖啡馆,很想进去喝杯咖啡。五年前,就是在这个咖啡馆,我们谈起要创办一家公司,成就了今天的小米。感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叹中关村这片神奇的土壤。”
“时代+土壤”,这不仅是雷军的创业告白,更揭示了中关村的核心优势——把握改革发展的大势,营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这“土壤”里有中关村地区无与伦比的科教资源。32所高校和200多个科研机构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人才。正在加快建设的中关村科学城,7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集聚了各具特色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校的老师、学生走到研究院,就是走进了中关村。
走出校园,盛景网联、达内教育、拉勾网等新型职业培训、招聘等机构,架起人才与企业的通畅桥梁。这里编织出一个特殊的人才培养、供给模式,持续产生新兴产业所需的跨界融合人才。
这“土壤”里有中关村的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中关村的人才观始终是全球视野。在这里,微软、英特尔、IBM、摩托罗拉、默克雪兰诺等大型跨国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探路人才全球培养、跨境流动。
中关村2014年新创办的1.3万家企业中,近半数是规模以上企业的高管、骨干离职创业。古永锵离开搜狐创办“合一网络”,陈本峰离开微软创办“云适配”,郭列离开腾讯创办“脸萌”……这些坚持要自己当老板,去接受市场经济考验的创业人才,多重裂变,形成了“中关村创业系”的百舸争流。
这“土壤”里有中关村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打造了支持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资金链条。
徐小平是中关村1500多位天使投资人中的一员,他说:“天使投资投的不是项目,而是人才和未来。”创业大街,中关村的新地标,车库咖啡、天使汇等大批创新型孵化器,正吸引着梦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这“土壤”里有把创新创业作为生活方式的创业文化。当创业被视为一种触犯禁忌的冒险行为时,中关村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当创业成为大众热议话题,中关村人“把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激情的梦想家、疯狂的创业者,在此不孤独!
围绕人才资源,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这里有机结合。中关村汲取利用各种优势资源,“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新创业文化”等六大要素,“市场、法治、政策”三大环境,共同构成了这片神奇的土壤。
一代又一代的中关村人,获益于这片土壤,也持续参与营造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有了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这片神奇的土壤,“短板理论”走向“长板理论”。创新者、创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科技中介等在此汇聚,你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就能通过合作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不拘一格用人才,超常的人脱颖而出,各类极客、创客、怪才有了自由发挥和翱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