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编制“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

29.09.2015  11:20

  ●本报评论员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江西弯道赶超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我省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昨天闭幕的省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围绕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常委们围绕“十三五”期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协商讨论,提出了许多观点鲜明、方向明确、措施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完善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重要参考。当前,我省“十三五”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之中,我省各级政协要继续发挥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开展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议政,努力为制定出一个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好规划发挥积极作用。

  察大势明大局议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五大建设”和“两个一百年”目标,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等三大国家战略。我省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核心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体系,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系统谋划好江西“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要求全省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特别是围绕编制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这为人民政协建言献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努力做到察大势、明大局、议大事。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建言。人民政协拥有的重要话语权和广泛影响力,很大程度上靠所提意见、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靠对复杂问题的正确见解和工作的预见性。找准“十三五”期间我省发展面临的最主要、最突出、最紧迫问题,方能精准建言。作为欠发达省份,我省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是“十三五”时期首先要交的答卷。我们在建言献策中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目标,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如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如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等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力求说得准、说得对,善于谋人所未谋、言人所未言、做人所未做。在参与协商中凝聚共识。 “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不仅需要研究重大问题、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措施,还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协商讨论,充分听取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以求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同,对方针政策的理解,对党政工作的支持,努力起到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我省各级政协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重要作用的意见》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搭建好机制化常态化协商参与平台,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得到及时反映,让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真正使“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奋起抢抓机遇、有力提振信心、凝聚合力提升气场的过程,成为深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提升能力素质、勇于担当竞进作为的过程,为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