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全面铺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10.08.2015  10:33

   专家:把“好事办好”既要落实保障和激励措施 也要警惕短视行为  

  新学期还有20多天就要开始了,届时南昌中小学校的部分学生会发现班上来了新老师。今年,南昌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在秋季开学前就要到接收学校报到。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化、常态化,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法。不过,这项改革举措在此前全国多地施行时,大多面临部分教师交流意愿低、对环境难适应以及配套措施不足的尴尬。南昌如何把这件好事办好,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更关系到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动态】  

   ●9月一大批“老教师”要到新学校上课  

  去年8月,在莲塘六中担任了21年班主任的胡京被交流到莲塘四中任教。胡京任教的班级,每届都有大量学生考入省重点莲塘一中,是教师和家长圈中公认的名师。莲塘六中是当地最好的初中,而莲塘四中是当地最薄弱的学校。胡京说,她舍近求远、从名校到弱校,就是想挑战自己,看能不能带好一个团队。

  今后,这样的老师将越来越多。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南昌市已出台实施方案:“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任教达10学年以上的校长教师应交流轮岗。校长轮岗不少于一届(5学年),教师交流不少于3学年。

  南昌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处长王光霆表示,当前,南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还不够均衡,要“缓解择校热”,让教育更加公平,不仅要从严禁非政策性择校上来“”,还要从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层面来“”,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都上来了,所谓教育均衡最关键是师资的均衡。”在王光霆看来,校长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学校的“软件”,家长选学校主要是选校长、选老师。交流轮岗,可充分发挥优秀校长教师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区域、校际间的差距,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王光霆表示,各县(区)、各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每年交流轮岗人数要达到应交流轮岗对象的10%左右。“现在各学校和县区正在统计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名单,8月10日左右将确定正式交流轮岗教师名单。”王光霆说,交流轮岗教师应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前往接收学校报到,并由接收学校安排相应岗位并开展工作。

   【顾虑】  

   ●教师职业发展受影响、优秀教师空缺难填补  

  尽管还没有最终确定名单,但这项改革已引起广泛热议。有教师表示,普通教师交流到另一所学校去,最大的担心是需要适应一个新环境,尤其是要克服一些生活上的不便,如果交流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对家庭的照顾肯定会受到影响。

  “对一所学校学生有效的教学模式,换到其他学校可能面临水土不服。因为学校管理方式变了,教学团队变了,教学理念也可能不一样。”有教师坦言,每所学校的文化氛围、管理理念、教学模式不尽相同,他担心短期内新老师可能发挥不理想,好老师也可能变成蹩脚的老师。

  某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部分骨干教师交流意愿确实不太强,有的担心新学校教科研氛围不同,去了之后没有用武之地。还有的担心,一去至少三学年,再回原学校就没有合适岗位接收了。

  有校长表示,在优质学校,哪怕只交流走了一个好老师,如何填补其空缺也是麻烦事,给学校工作安排带来一定影响。

   【释疑】  

   (南昌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处长王光霆)  

   ●教师后顾之忧多咋办?  

   学校选择上就近,职务晋升上倾斜  

  事实上,全国多地在进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时,都面临着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教师交流意愿不强。对此,南昌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处长王光霆表示,校长教师在参与交流轮岗前有一定的顾虑,这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一个大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消除校长教师的顾虑,引导大家主动参与交流。”王光霆说。

  王光霆介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完善机制、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交流轮岗范围。县区的在本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之间进行,南昌市直学校的在义务教育集团化联盟学区的学校内交流,学校距离都比较近。比如二十八中的老师交流到十九中,两所学校只隔了一个公交车站。一些农村学校交流的距离可能会远一些,但也都是先实行就近的分片区交流,因此对于教师的生活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具体交流轮岗到哪所学校,我们实行个人自愿加组织安排的方式,校长教师有一定的选择权。”王光霆说,南昌还将采取系列激励举措提升校长教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所有交流轮岗教师的编制人事和工资关系不变,享受原学校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校长,将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在拟提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候选人时,具有联盟内交流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老师(含自愿申请但因工作需要未安排交流的教师),应优先考虑。

     ●是否会打乱教学节奏?  

   刚带完毕业班的教师优先交流  

  不少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延续性,交流的校长教师都有各自的教育理念,刚刚建立了一套办学理念就要走,轮岗交流的效果也未必立竿见影。

  对此,王光霆表示,考虑到教学的延续性,南昌规定每年上半年毕业班教师在秋季优先安排交流轮岗,也就是说初一、初二的学生一般不参与交流,优先安排刚带完初三毕业班的老师参与交流,这样可以保障教学的稳定性。在交流期限上,南昌也充分遵照了教育规律。教师交流不少于3学年,交流期满后,根据本人申请,可延长交流轮岗年限。而校长到一所学校建设与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班子、实施理念、验证理念,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校长轮岗的时间不少于一届(5学年)。

       ●优质校师资是否会弱化?  

   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可填补优质校空缺  

   如何确保参与交流的是优质教师?  

  王光霆表示,每年参与交流的特级教师、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各地评选的名师要达到应交流骨干教师的20%左右。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文化课教师占交流轮岗教师的主体。比如,一所学校有100名符合条件的教师,其中骨干教师有20人,那么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就要有4人,占到了参与交流的教师总数10人的40%。

  “南昌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有多少,每位教师获得了哪些荣誉,我们都有记录在案。”王光霆表示,南昌规定教师在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时,必须有一年以上交流任教经历。没有交流任教经历的在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时,采取一票否决,专业技术职称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收入,可以说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不用担心学校“应付差事”不派骨干教师交流。

  此外,王光霆认为,薄弱学校参与交流的老师也是各自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可以填补优质学校教师留下的空缺,因此对优质学校师资弱化的影响较小。

     【声音】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罗良针)  

   ●“好事办好”要做好保障也要警惕短视行为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罗良针认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并非是简单的岗位交流,涉及教学理念、办学质量、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如果仅以行政命令措施强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会伤害校长教师的积极性和职业归属感,进而使交流轮岗在执行和效果上打折扣。”他说,要把好事办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奖励补助制度,提供相应后勤保障以解除其后顾之忧,从而避免因轮岗交流影响到教师队伍稳定和整体教学质量。

  罗良针还认为,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警惕各种短视行为,比如学校不用心培养、不给老师锻炼机会,有些教师认为只是短期交流而存在抵触情绪、消极怠工。因此,要明确轮岗校长、教师到新岗位之后的责任、任务、目标,并适时组织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优秀的校长、老师给予更多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教学主动性与积极性。

  罗良针表示,南昌还可研究建立教师库,统一管理教师聘任交流,打破学校对教师的“一校所有制”,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师在县域内自由交流。

  (编辑/廖济堂)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