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之间显真情 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故事

22.11.2014  19:55

    警铃响起,调度室人员摘机接听、发布命令;急救站医生、护士、驾驶员按照指令赶往现场,为危重病人采取急救措施后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在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故事。从 “120”急救电话被接听时起,市急救中心“生命通道”便全面启动,而一个个生命被及时挽救的背后,是一张张疲惫、焦急的面孔,他们用执着的坚守,兑现着对生命的承诺。近日,记者走进市医疗急救中心,聆听急救人员身边的故事。

    精准及时是最高标准

    “您好,市急救中心,有什么可以帮您?

    “请问病人有哪些症状?

    “病人现在在什么位置?

    “好,我们会马上派出急救车,请您耐心等候。

    ……

    11月21日,市急救中心调度室警铃响起,工作人员接起电话,以专业、简短、准确的语言了解患者病情、所处位置及其他需求,并在1分钟内将病人情况及急救命令发送到最近的急救站。在急救命令的指引下,急救站人员及时赶往现场,对患者进行施救。

    “调度室是急救接警第一关,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情况、发布命令,就会直接影响后面的所有环节。所以别看接警工作简单,关系着的可都是人命,出现任何差错都可能耽误救治。”在该中心调度室,已参与工作5年的90后女孩谢越祎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一名“老资格”的接听员,深知小岗位之重任,夜以继日地坚守在“120”急救电话的另一头。

    24小时不间断接听电话、全年无节假日轮守岗位——自从2009年设立以来,该中心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调度室,接听着来自市中心城区各个角落市民的求救,挽救了无数危急的生命。

    “精准、及时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该中心调度科科长丛娜告诉记者,调度室掌握了患者的第一手资料,是传递信息、指导救治的关键环节,虽然工作单调枯燥、不分昼夜,但不管多疲惫,都要在最短时间内精准地了解情况、发布命令。

    重任在肩无私坚守

    坚守在医疗急救的“第一道关”,如谢越祎一样的工作人员早已深深懂得肩上的重任,所以不管接听到什么样的电话,只要患者出现险情,她们都会尽己所能掌握信息。

    “我们最怕的是碰上一些说不清患者所处位置的电话。比如孩子、老人,或因醉酒等原因导致神志不清的病人,或现场在目前的地图上还找不到标注的地方,等等。”丛娜说,虽然工作人员本可不予受理这些案件,但是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工作人员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了解现场情况,及时施救。

    曾经有一位孩子,因奶奶出现晕厥拨打“120”急救电话,却无法在电话里说清楚其所处的具体位置,无法实施有效急救。了解到病人病情危重,如果不及时施救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工作人员接听电话后,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描述附近的地形及建筑情况,同时在阳台上敲击窗台、大喊救命,引起旁边居民的注意。最终孩子家的邻居听到了响声,并赶来与接听员沟通,让孩子奶奶及时获救。

    “有时候,多费一些口舌,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120”急救电话沉稳而清晰的声音背后,是对生命充满怜惜的无私坚守。

    生命之重重于泰山

    近日,记者走进我市第二急救站,只见狭小的办公室整洁而简单,桌上还放着热腾腾的饭菜,却已“人去房空”。经打听记者才了解到,该急救站因接到急救报警,正在用餐的医生、护士和驾驶员放下手中的饭菜,已经开着急救车赶往现场。

    “这太正常了。人命关天,一顿饭算什么。” 该中心急救站站长赖伟林轻松地说着这样的话,或许没有人知道,在此背后蕴藏着急救人员多少辛酸和汗水。

    “在急救站值守,无论严寒酷暑,不分白天黑夜,接到报警后3分钟内出发,是雷打不动的‘铁律’。在这里的24小时,我们不敢离开急救站半步,不管吃饭还是睡觉,一声警铃就是一声命令,立即出发是唯一选择。”赖伟林告诉记者,肩负抢救生命的重任,尽管工作枯燥而艰辛,吃饭睡觉没有定点,也顾不上家中老小,在急救一线不抛弃、不放弃,仍然是急救人员对生命的承诺。

    2010年,该中心调度室接到“120”报警称,一名60岁老人在通天岩突发心肌梗塞病情危重。接到命令后,我市第八急救站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结果老人在通天岩走失无法联系。工作人员联合公安民警、消防队员、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在通天岩持续搜索近20个小时,最终找到了老人。老人最终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去世,近20小时不眠不休的赖伟林也深感痛心,“苦一点累一点无所谓,眼睁睁看着生命消逝,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难以承受的。”赖伟林说出了许多急救人员的心里话。

    在该中心,无论是调度室还是急救站、急救车上,记者都能看到,显眼的位置贴着一张简单的手绘地图。“那是因为我们接到的很多报警,在目前的地图上是没有明确标注的。但是人命关天,这不能成为我们不接受求助的借口,所以碰到休息的时候,我们就骑着电动车到这些地方去,边走边记下路线,边标注地点,以便接到求助时更好地发送指令,更快到达现场。”丛娜说。

    为提升急救技能,该中心还不断加强技能培训,在多次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面对的都是危重病人,没有过硬的急救处置能力,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在我市第八急救站,刚获第5届全国急救技能大赛优胜奖的医生胡浩说,该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培训设备和场地,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让医生、护士在急救一线发挥所长,有效施救。作为医疗急救人员,只有练就过硬的真本事,才能在危急时刻成功挽救生命。

    (王为民 记者李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