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公交停运 投资近百万元公交站台沦为弃物
乐安县位于江西中部腹地,抚州市西南部,其县名“乐安”给人“安居乐业”的美好遐想。可近年来,生活在这座小县城的人们发现,他们最基本的公交出行都逐渐无法得到满足,县城1000多辆拐的(即电动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严重影响公交的发展,只有一条公交线路的县城公交车在近日(7月15日)终于彻底“趴窝”(即停运),让近十万县城居民何以“乐安”?
尤其让人费解的是,去年下半年,在县城公交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乐安县还投入近百万元,建造了近70个公交站台。一年未到,这些投资新建的公交站台就因公交彻底“趴窝”沦为弃物,站台的橱窗玻璃也遭到破坏;站台上贴满了招租、招工等广告,成为牛皮癣的“天堂”;站台位则常被小车、三轮车、电动车等占据,“鸠占鹊巢”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如此令人“尴尬”的乱象,也许是乐安县决策者所始料未及的;谁该为这次蹩脚的决策担责,也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尴尬”话题。于是,记者近日专程赶到乐安一探究竟。
乐安县比较繁华的长征路,拐的来往穿梭,与之相反的是一个多小时都没看到一辆公交
老县委广场公交站台上,两辆小车毫不客气地“鸠占鹊巢”,公交线路指示牌也不见踪影
县城居民怨言:由于县城公交近日停运,投资近百万元建造的新站台在使用不到一年即沦为弃物
据住在乐安县城北门的居民、现年73岁的丁老爷子介绍,大概7、8年前,县城开始出现公交车,开通了3条公交线路,上车一元,非常实惠,也很方便。近几年来,由于大街上的拐的越来越多,拐的起步价三元,虽然比公交要贵,但由于其便捷,可以直接将乘客送到家门口,致使坐公交者越来越少。公交公司承担不起亏损,只得逐渐减少公交线路和班次,到最近,只有一条公交线路。而到7月15日,公交就彻底“趴窝”(即停运)了。
“去年下半年,在公交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县里竟然在去年下半年还投资近百万,建造了近70座公交新站台。还不到一年,公交彻底停运,那些公交新站台就成了弃物,有的玻璃橱窗被打碎,有的则被贴上招租、转让等小广告,这近百万投资就如此轻易地打了水漂,谁该为这次蹩脚的决策担责?浪费可惜啊。”他心疼不已道。
“虽然政府投资改善公共交通环境,但群众并没有得到实惠,我们只得继续多掏钱,靠拐的出行。像我来自农村,也住在县城北门,哪舍得每次出门就打拐的呢?跟我们一起的老人,9成以上希望能开通公交,何况我们70岁以上的老人,本来还可以免费坐公交,但现在公交都没有了,这样的福利无形中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今年已经83岁的黄老爷子直言不讳。
乐安县城长征路上万家福购物广场乐安店一位30多岁女店员也告诉记者:“我店旁边的万家福站台,你可以看到站台都很新,那是去年下半年才建成的,但至今我没看到有公交车来过。至于你说要坐公交车,我劝你不必等了,我们县城,没有什么公交,出门靠拐的。你没看到县城的公交站台,基本上被电动车、小车、三轮车占位了吗?”
记者在乐安县采访期间,发现县城十之七、八公交站台都被小车、三轮车等占据,且玻璃橱窗里的公交线路指示牌也不见踪影,上面贴的小广告随处可见。
长征路商务局公交站台,也被电动车及三轮车所“占据”,站台玻璃橱窗里的线路指示牌也不见踪影
残疾司机不满:由于无人管理,非残疾人开拐的的占总数9成以上,严重挤占了残疾人的“口粮”
7月17日,乐安县长途汽车站旁的公交站台,冷冷清清,只有几辆拐的停在旁边准备接客
这名拐的女司机认为只有残疾人开的电动三轮车才能算拐的,对拐的无人管理的现状感到不满
7月16日上午11点许,记者来到乐安县长途汽车站,看到站外旁边有个公交站台,停了近十辆拐的,近十分钟之内,不见公交踪影。
一位四十来岁的拐的司机看到记者提着包,连忙凑上来问记者“去哪里”,记者说去老县委广场,拐的司机说要“5元”,记者佯说“不用赶时间,不如坐公交去”,拐的司机立即笑了:“你说这种话,我就能看出你是外地人,乐安的公交以前就很少,今天你就是等到天黑也没有公交,劝你还是坐我车走吧。”
记者佯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上了其拐的后故意说:“‘拐的’应该是残疾人开的,看你也不是残疾人,怎么可以开这种车?没有人管吗?现在县城拐的大概有多少?”“呵呵,你刚才也看到几辆拐的,你看到有哪个是残疾人?”该司机反问记者。
“现在我们乐安,什么人都可以开拐的,因为没有人管,拐的起步价3元,远点就5元、8元。据我所知,县城拐的大概有1500辆,有人甚至说有1700多辆。由于拐的多,可以直接将客人送到家门口或者办事单位门口,所以坐拐的多,公交因为乘客少而亏本,开行路线逐渐减少,到这两天,终于全部停掉了。因为拐的多,我也赚不到多少钱,每个月也就赚1000多元,可如果不开拐的,又能去做什么呢?乐安经济欠发达啊。”他无奈地摇摇头。
该司机的话,记者后来从一位女拐的司机那里得到了证实。该名残疾人女司机告诉记者,她今年35岁,来自乐安县农村。5岁时,她由于摔伤造成左手残疾(记者注意到,其左手腕确实严重变形)。如今,加上其公婆,全家共6口人,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全靠丈夫一人在县城打工维持生计。为了补贴家用,4年前,她也买了辆拐的,利用空闲在县城接客。
“我记得,2011年我买拐的时,整个县城才几百辆拐的,那时,我每个月可以赚2000来元。如今,这已是我第三辆拐的,花了万余元买来,但县城拐的已有1000多辆,我平均每天也就四、五十元。像今天下午到傍晚5点钟,我也只是接了三个客,钱难赚啊。”她如是告诉记者。
“我感到不满的是,名为拐的,应该是残疾人专用车,可你看这满大街小巷跑的拐的,有几个是残疾人驾驶的?反正也没人管,谁想开就去买来开。据我所知,残疾人开拐的还不到总数1/10,开拐的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这些正常人,挤占了我们的‘口粮’,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不开拐的又能做点什么呢?”她最后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