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城公交停运追踪:公交亏本运行 拐的无人管理是主因(图)

23.07.2015  16:56

针对“乐安县城公交停运致近百万元新建公交站台基本沦为弃物”一事,中国江西网记者近日分别采访了乐安县相关职能部门,其说法大都是“县里没有什么经费补贴县城公交,再加上县城拐的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当地公交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坚持近10年,实在支撑不下去,等待政府接手后重新开通。

这是乐安县城一新建的公交站台,隐约可见掉在框架内的公交线路指示牌

乐安县城一新建的公交站台,隐约可见掉在框架内的公交线路指示牌,可见很久没人管理。

投资近百万元 62个公交站台沦为弃物

7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曾经负责乐安县城公交站台建设的乐安县城管局采访。该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下半年,该县通过招投标,开始建设62个新公交站台;站台基础设施投资23万多元,站台候车亭投资60多万元,共计投资近百万元。到去年年底,建设工程竣工。

面对“新公交站台一年未到就基本沦为弃物”的尴尬,他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城管局只管站台建设,具体如何管理站台是使用方公交公司的事。造成县城公交停运、拐的横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投入公交费用不足、拐的无人管理等。如今,新站台多被三轮车、小车等所占据,没有发挥公交站台的应有作用,确实可惜。

乐安县城东县委党校附近公交站台,看上去也是刚建成不久。

拐的出现已经七八年 整治效果并不佳

谈及乐安县城拐的盛行,乐安县交警大队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乐安县经济欠发达,公交发展确实滞后。拐的(即电动三轮摩托车)其实是残疾人自助代步车,在该县已经出现7、8年了,开拐的者多是下岗职工、待业者及进城带小孩读书的农民,极少数是残疾人。

其实,这些车辆都不符合运行安全技术标准,因此都上不了牌。为了载客,一些拐的司机私自改装车厢,再加上一些拐的司机没有交通安全意识,随意超红线、拐弯等,后来,该县进行整治,但是一些残疾人、下岗职工就去县里上访,使得整治效果并不佳。

公交公司埋怨我们交警没有管好拐的,但县里整治‘五车’,我们交警也只是整治成员单位之一,一切以县政府为主。”该工作人员说,“我们建议国家从源头治理,对这些不符合技术质量标准的车辆,坚决取缔生成厂家,不让其在市场上出现。这样,选择公交出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这名拐的司机自我介绍“51岁,下岗职工,开拐的已4年

公交亏本运行坚持近10年 无奈只得“”下

就乐安县城公交停运一事,记者还与负责县城公交运行的乐安县安平公交有限责任公司一刘姓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他自嘲地说“公交运行坚持近10年,没想到还是‘趴’下了。

据介绍,公司2006年在乐安县成立,当时投资了100多万元,购买了15辆车,在县城开通了3条路线,上车一元,方便了县城居民出行,受到大家的欢迎。“公交开通时,县城大概有200来辆拐的,如今大概有1700辆。公司除去国家相关补贴,平均每年要亏损60万元左右,至今已经亏损了近500万元,7月15日,终于停运。”他对此也颇感无奈。

他认为,县城拐的没有部门监管,残疾人开拐的者不到总数的1/10,使得拐的处于失控状态,常常造成县城站前路、沿河路、象山路等一些交通要道堵塞,导致公交无法按时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县城居民出行,也造成了公交客运长期亏损,另外也让人感觉县城乱哄哄的。“公司的实际情况就是:多开公交就多亏,少开公交就少亏,不开公交就不亏。”他间接解释了以前3条公交线变成如今1条公交线直至近日停运的的原因。

如果政府重视公交,公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种停运的局面。县政府已经跟我们谈了几年合作,但一直没有结果,目前还在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我们希望政府能尽快接管,重新开通公交,方便县城居民工作、生活;如果政府愿意每年每辆车补贴公司7、8万元,我们也愿意再次开通,反正,一切服从政府决定。”他最后如是说。(记者周再奔、实习生朱梦莹)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