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精准扶贫涌现上百特色产业村

07.08.2015  19:38

  盛夏时节,走进乐安县龚坊镇炉下村,只见漫山遍野的高产油茶林长势喜人,正在油茶林里劳作的炉下村党支部书记武春生指着绿油油的油茶林兴奋地说:“以前这大片黄土岗严重缺水,灌溉十分困难,制约了油茶产业发展。去年,县国税局挂点帮扶后,筹资10多万元帮助村里维修加固一座山塘,解决了1400亩油茶和800亩农田灌溉难题,才使村里这片油茶林长得这么好。再过两三年,这千亩油茶林就是一个‘聚宝盆’啊。”炉下村只是该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乐安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产”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精准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烟叶、油茶、蚕桑、毛竹、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据了解,目前,该县毛竹、油茶、烟叶、蚕桑、花卉苗木等几大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35万亩、16.9万亩、3.1万亩、1.7万亩和1.5万亩,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县涌现了100多个特色产业村,1万余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至少发展了一项特色产业。去年,全县贫困户依靠特色产业户均增收1.5万余元。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扶贫,该县认真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将每户贫困家庭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记录建档,对精准识别的扶贫对象区分不同情况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在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后,该县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产业保险和帮扶责任人携资结对帮扶等方式,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适合对路的特色产业。该县还将扶贫开发与开展“四进四联四帮”、“五民一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县直机关抽调了2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连心”小分队,下到全县81个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开展挂点帮扶,要求每个县级领导帮扶3户贫困户、每个科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职工帮扶1户贫困户,并建立了帮扶台账,基本实现贫困帮扶全覆盖。

  与此同时,该县以扶贫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流转,鼓励贫困户以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及其他物权作价入股,参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组织的规模化生产,增加他们劳务、租金、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鳌溪镇赖村村民袁小平去年投资160多万元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20亩,建立了30个高架拱棚种植大棚蔬菜,还创建了宏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产业扶贫的“领头羊”,引导当地村民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目前,他还安置了30多名当地村民就近到基地务工,每人每月收入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