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建设秀美乡村
金秋时节,九江市的乡村风景如画。记者驱车在德安、武宁、修水、瑞昌等地采访,沿途看到青山绿水间“长”出了一座座新农村,绿叶、白墙、红瓦,令人赏心悦目。
“为建设秀美乡村,九江市今年加强农民建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农民新建的房屋大部分是有坡屋顶的新户型,既留住了田园风光,又传承了地域文化。”九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和中心村,村庄“变身”城市小区
九江市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鼓励农民到集中居住点建房。同时大力建设中心村,让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今年,该市要求每个县要建设2个30亩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点,每个乡镇要建设2个15亩以上的中心村,强力推进镇村联动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和中心村,该市聘请专家对农民集中居住点和中心村进行规划,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设计出20多种户型图供农民选择,每个集中居住点和中心村统一规划,分户建设。该市农民集中居住点和中心村的道路、下水道、幼儿园、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由县政府整合各个部门的资金,捆绑使用,不足的部分由县乡财政安排资金。该市对每个乡镇分管农民建房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各县(市、区)对建筑工匠进行免费培训,并与新建房户签订新户型协议。
“没有经过培训的建筑工匠,不能给农民建房,确保农房质量。”修水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卢治轩说。该县已培训建筑工匠6358名,培训率达99%。
记者在位于德安县城附近的张十八村看到,这里有幼儿园、卫生所、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三层小洋房整齐划一,户型和外墙面颜色一致,房屋设计新颖,充盈着现代的气息。
“张十八村县财政投入了2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现在这里和城市小区一样美观、整洁。”德安县委常委张华东说,“这里住了121户农民,他们过去的宅基地已全部复耕,节约了三分之二的耕地。”
今年,九江市要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234个,中心村227个,11万户农民将集中居住,过上像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
整治提升现有村庄,让村庄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
九江市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开展整治提升工作,编制村庄规划图,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必须按照规划图建房。对人口稀少的村落,只拆不建,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可以到农民集中居住点和中心村建房,也可以到城镇购买住房,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切实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武宁县横路乡南坑村青山环绕,碧水萦回。农民过去想在哪里建房就在哪里建房,房前屋后建有猪舍牛栏,杂乱无章。有了规划图后,村民都按照规划和新户型建房,房屋都是红色的坡屋顶,在青山绿水间格外耀眼。记者在南坑村看到,猪舍牛栏统一建在村庄的左边,农民很少烧柴,彻底告别了烟熏臭气,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该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按照规划逐步整治提升。该市去年财政投入3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亿元,鼓励高速公路和环庐山沿线的农民对房屋进行“穿衣戴帽”;今年财政又投入3000万元,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开展整治提升工作,让村庄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
加强队伍建设,农民建房进入常态化管理
近年来,九江市项目落户到哪里,哪里就有违法违规建房;公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有违法违规建房。为此,该市采用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房行为。瑞昌市投资500多万元建成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实现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化、管理对象的数字化、管理问题发现的实时化、管理系统的网络化等,把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九江市加强农房管理的队伍建设,每个乡镇成立了“两所一队”(土管所、规划所、综合执法中队),专门从事农房建设的管理和审批工作。同时,每个乡镇安排了一名副科级干部专门负责农房管理工作,明确责任。
“农民一户一宅,先批后建。如果农民未批先建或没有按照审批的新户型建房,就要追究乡镇的责任。”武宁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王永红说。
此外,九江市对农房进行普查,分户建立农房档案。记者在修水县杭口镇“两所一队”办公室看到,每家每户的房屋都建有档案,每栋新建的房屋都有审批档案,管理非常规范。目前,九江市有“两所一队”人员2236人,农民建房管理做到了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农民建房进入了常态化管理。(张平 聂聪 记者何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