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纪实

21.12.2015  17:44

  “国字号”的九江开发区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江西省“双核”战略等叠加机遇驱动下,将“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融会贯通。目前该区建成区面积4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万,已逐步从单一的工业园区转型为综合性新城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 

  规划引领 空间布局更优   

  高水准规划是实现产城融合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九江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刻认识到“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始终把规划引领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后悔”的开发理念,将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城区与园区规划、产业发展与公共配套规划有机衔接起来,融入产城融合的元素。根据《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九江开发区总体规划(2003∽2020)》和正在编制的《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调整优化产城联动发展布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产业集聚区、商贸物流区、生活居住区及滨江临湖休闲特色区等功能区域,形成产业、商贸、居住、生态、公共配套比例结构合理,定位清晰的“一区四园”产城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努力彰显开发区自身特色。同时,严格执行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权威性。 

  产业支撑 城市经济更活   

  在九江开发区“产城融合”是个比较流行的词汇,即以城市作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近年来,该区始终把扩固投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手”,陆续引进巨石玻纤、北汽昌河、艾美特电器、瑞智机电、旭阳雷迪等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20多家,基本形成现代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等六大工业产业发展格局,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3%,已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2015年,全区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投226亿元,同比增长10%,外贸出口1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比重四分之一。 

  工业经济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短短几年时间该区就建成运营了以九江国际汽车城、大润发广场、21世纪家居中心、柴桑国际、九江茶市等为代表的现代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以上港码头、九鼎物流、恒盛科技孵化器等为代表,涉及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截至目前,九江开发区有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7万余人,为这里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 

  功能配套 发展潜力更大   

  高标准建设,全方位配套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极。近年来,九江开发区按照“把工业园区当新城区来打造”的理念,不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刺激产城互动发展。据悉,该区平均每年实施城建项目60个以上(不含社会投资项目),全社会投入城建资金30亿元以上。目前,中心城区与园区已形成“三横四纵”主干路网, 

  新建了柴桑春天、观澜盛世、恒盛上花园、半岛一品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打造了柴桑美食一条街、小巴黎步行街、欧洲风情一条街等特色街区,聚集了现代综合大市场、赣北果品批发市场、九江五金大市场等一批商贸市场。同时,还大力推进了园区公交物流、中介服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有机电产业区、电子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专为产业集聚发展配套的标准厂房近100万平方米,园区供水、电力、燃气、通讯、餐饮、酒店等设施完善,为企业员工和辖区市民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以人为本 民生保障更好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关键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根本目的是造福百姓。九江开发区坚持把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更多投向民生领域,认真落实免费技能培训、小额贴息贷款等帮扶政策,2016年可新增城乡就业创业人数近1万人。一是推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征缴社会保险费7200多万元,基金结余过3亿元。二是推动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提标升级,2015年投入4400余万元,将养老金由月均540元增加至700元,惠及全区2.3万失地农民。三是推动了保障房建设,在完成1万多套保障房的基础上,加快建设50多万平方米保障房。四是推动了教育医疗等事业。新建了鹤湖学校、出口加工区学校、港城学校、区人民医院、城西医院等一批民生工程项目,目前已解决2000多名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切实让在开发区就业创业的人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生态建设 新城环境更美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一直存在“重大轻小、重城轻乡”的现状。为打破这一“马太”效应,九江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用生态文明建设主导经济建设、牵引产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做到“天上冒黑烟的不要、地上流污水的不要、科技含量不高的不要”。二是严把生态环保关。对重污染、重化工、高耗能、易燃易爆等项目,无论投资多大、效益再好均“一票否决”。三是严把节能降耗关。先后出台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清洁能源经济,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进一步加大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对滨兴、向阳、七里湖片区进行了旧城改造和环境升级,加大了长江沿岸、八里湖和赛城湖沿线、龙开河沿河等周边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城区绿化率达45%以上,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开发区投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