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纪实

20.02.2014  11:37

    初春时节,九江处处涌动着决战工业的热潮,无论是长江沿岸、鄱阳湖畔,还是昌九走廊、幕阜山下,到处机声隆隆,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投资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开工竣工,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

  2013年9月,九江市提出“五年决战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一万亿元”的发展目标。随后,各县(市、区)擂响了决战工业战鼓,引进了一大批投资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去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80.2亿元,增长26.87%,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县级财政总收入221.7亿元,星子、彭泽、修水等5地的财政收入增幅在30%以上。

   立足沿江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九江市有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沿线有瑞昌市、九江县、九江开发区、浔阳区、庐山区、湖口县和彭泽县,面积达51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7.3%。

  面临新的发展任务,该市充分发挥长江岸线这一宝贵的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举全市之力加快沿江开放开发,做实工业发展平台,打造未来的经济增长极。

  瑞昌市码头镇已产生投资“洼地效应”,江西最大的台资企业、江西最大的港资企业、江西最大的造船企业都在这里落地生根。目前,该市正在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达420亿元,正着力打造3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元企业,精心培育4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元产业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临江的湖口县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工业,在荒沙滩上建起了工业园。目前,该县工业园内有工业企业135家,总投资近1500亿元,其中有30家企业投资超过10亿元,最多的投资达300亿元。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一钢独大”发展到“多业齐飞”,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九江市沿江7个县(市、区)抓住沿江开放开发的机遇,乘势而上,2013年实施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8个,总投资10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31亿元,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了发展步伐。

   立足共青先导区,加快推进融合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主要包括共青城市全境,德安县宝塔工业园,永修县恒丰企业集团、星火工业园,总面积240平方公里。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九江市抢抓机遇,按照“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目标一个调、三地一条心”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共青城与德安、永修融合发展,使共青先导区成为支撑昌九发展的重要支点。

  “坚决不走同业竞争的套路,不走低质增长的老路,不走牺牲环境的弯路。”共青人的发展思路令人钦佩。近年来,该市相继建设手机产业园、纺织服装工业园、中航共青工业园,以及深圳高新产业园,被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该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8.1%,财政收入增长48%。

  德安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就对共青城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力求两地互补,错位发展。在与共青城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的基础上,主攻现代轻纺、电子电器、汽车配件、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做大五金建材、矿产加工、食品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力争到2017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0亿元。

  永修县抢抓共青先导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有机硅产业。目前,该县星火工业园已落户有机硅关联企业55家,产业关联度达70%,到2017年有机硅产能有望突破80万吨,有机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00亿元。

   立足资源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园

  都昌县和星子县地处鄱阳湖畔,武宁县和修水县位于幕阜山下,这4个县既不沿江,也不靠昌九高速公路,区位优势不明显。但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建设了颇具特色的产业园。

  修水县依托有色金属、工艺饰品、特色农业等产业进行招商,做大工业。修水养蚕人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是江西首家丝绸企业,可年生产丝绸100万米。这家企业的成立,使“修水的丝、浙江的绸”这一说法成为历史。目前,该县工业园有企业143家,投产企业114家。

  武宁县改造升级现有光电企业,向绿色光电、信息电子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中国绿色光电之都”。目前,该县节能灯产业园有绿色光电企业142家,年产灯5亿只,节能灯管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

  星子县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精神,2013年硬是在蓼花镇建起了鄱阳湖高新项目区,发展高新产业。目前,项目区已有13个项目,总投资112.7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涉及机器人加工制造、精密机械自动化、生物制药等产业。

  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进入新的一年,九江市县域经济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