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要打造江西经济黄金岸线

08.12.2013  10:05

九江要打造江西经济黄金岸线

充分发挥沿江优势 整合沿江岸线资源发展大工业

    今年4月23日下午至24日,省委书记强卫赴九江市调研时指出,九江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沿长江152公里岸线发展优势,要倍加珍惜黄金岸线资源,要抓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期。8月1日,强卫书记再次来到九江调研时指出,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了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希望九江市在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九江是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发展沿江经济,打造江西经济黄金岸线成为九江的自然选择。

    ●沿江已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区域

    2012年5月2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九江沿江地区“飞地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九江按照“与南昌核心增长极共同昂起江西产业经济发展龙头”的目标,重新认识沿江,高度重视沿江,紧紧依托沿江,全力决战沿江。

    一年来,九江完善了沿江规划体系,并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推进港口码头、交通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大了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基本构成沿江“四板块”(城西、城东、彭湖、赤码)与沿路“五组团”(永修、德安、共青、沙河、开发区)联动发展的格局。

    九江大力推进以“十大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沿江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1.5亿元。

    目前板块和组团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产业特色日趋明显,产业聚集效应正在形成,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区域。

    ●整合沿江岸线资源发展大工业

    九江决战沿江,就是充分发挥沿江优势,决战沿江大工业为突破口,把沿江区域建成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增长极,进而打造成九江赶超发展的“脊梁”。

    九江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沿江岸线资源,取缔非法码头(泊位)13家,整合搬迁36家;瑞昌理文码头、城东省配煤中心专用码头、城西九鼎物流码头等项目快速推进,“通江达海、服务全省”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今年前5月,九江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96.8万吨,同比增长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71万标箱,增长5%。

    2012年,九江沿江地区签约、开工、竣工各类项目45批次,开工316个,竣工86个。2012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3.2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80%。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增速、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增幅、园区开发面积总量、工业用电量增速等五项指标列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体系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工业发展指标体系考核全省第一。

    2013年1-9月,九江市沿江地区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8个,总投资1080.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31.65亿元。

    ●将深入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和昌九一体化

    下一步,九江市将围绕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和昌九一体化,按照“决战工业一万亿”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一个联动、六个打造”,做实昌九核心,做大龙头企业,做优产业平台,做好产业招商,全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后,九江对自身提出了新要求,力争“三年总量翻一番、四分天下有其一”,即到2015年,力争工业经济总量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全省占比达到25%。2015年前,九江力争沿江地区生产总值达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400亿元;沿江区域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打造2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产业(石油化工、新能源产业),2个500亿产业(钢铁、有色冶金产业),10户以上过百亿企业,50户以上过10亿企业,形成20万辆轿车及30万台发动机、30万吨玻纤、80万吨有机硅、100万吨粘胶、200万载重吨造船、300万吨造纸、400万纱锭、500万台空调、1000万吨炼油、1000万吨钢铁、1000万千瓦电力装机、2000万台数码相机、3000万吨水泥、4000万台手机、5000兆瓦光伏的生产能力。

    按照相向发展及港园城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将沿江打造成承接项目和产业转移的大平台。打通疏港通道,加快推进高速连接线、铁路专用线、公用码头建设,促进沿江腹地与岸线联动发展、融为一体;打通快速通道,构建沿江快捷交通网络,促进沿江板块、园区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打通出省通道,推进彭湖高速连接线和武九客专、合九铁路、九景衢铁路建设。(来源:江南都市报 文/记者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