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湖新城全力打造城镇化发展典范

05.08.2014  09:59

二次开发”吹响发展升级号角

  “新城建设的水平,体现了全市乃至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要保持这种标杆地位,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再鼓干劲,坚定不移地围绕‘繁荣发展新城’的要求,全面掀起‘二次开发’的新热潮,进一步把新城打造成为居住之城、生活之城、工作之城。”在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的讲话,为新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让新城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按照“居住之城、生活之城、工作之城”的要求,红谷滩新区围绕“生态、低碳、智慧、文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加快九龙湖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功能配套项目,新城建设全面加速推进。

   以征迁促发展 “居住之城”精彩可期

  “拆了好啊,我们可以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了。”55岁的廖成英远远驻足观望着自己曾经居住的老房子,虽还留恋,但更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走进今日的九龙湖,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林立的塔吊似乎已为这座新城的建设奏响了发展的强音。今年以来,九龙湖新城仅用半年时间就累计征收(用)集体土地面积约6231亩,完成房屋征收和农房拆迁14.6万平方米,为九龙湖新城22条路网、引爆项目、九龙湖湖体、安置房等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九龙湖路网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61%,雨、污水管道完成形象进度46%,新区正按照“奋战一百天”的要求,全力攻坚,确保实现“9·30路网目标”。九龙湖湖体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招投标,隧道围堰施工已完成30%;西客站南广场主体结构已封顶;九龙湖隧道工程已进场施工;九龙湖地热资源开发项目已启动2个井位的地热勘探施工,龙兴大街和国体大道交叉处井位已实施钻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任务分解、挂图作战,强力推进,力争年内基本完成九龙湖核心起步区3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用地的征收和房屋征迁工作。同时重点主攻城运大道、学府南大道、国体大道、环湖路‘9·30目标’,力争到2015年6月底全部竣工。”红谷滩新区党工委书记宋铀的一席话,将“居住之城”的建设进展徐徐道来,让未来50万新城“居民”看到了希望。

   以民生添活力 “生活之城”繁华便利

  八月酷暑,走进九龙湖新城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九龙湖综合性住房小区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及检测,预计2016年4月竣工交付。与其一路之隔的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区,也在紧张地进行前期打桩勘探……

  “安置房建在“大社区”里、商品房建在“城中城”里。”这是新城民生建设最生动写照。如今,已经开工的安置小区有三个,它们将与陆续开工的多个小区组成综合安置大社区,成为老城区人口导出主要承接区。在大社区里,南昌市注重从老城区引进像南昌外国语学校、省妇幼保健院等这样的名校、名医院,通过复制老城便利建新城,迅速提升人气和繁华度,进一步地配合棚户区改造工作,带动人口从老城迁往新城。“大社区由多个安置小区组成,不仅考虑居住功能,更注重相应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业配套布局。而且这些配套是与社区各安置小区建设同步的。让百姓居住在新城,生活便利犹如在‘老城’。”红谷滩新区住建局旧改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大社区周边还有火车西客站,地铁2号线、4号线从社区中间穿行而过,交通非常便利。

  “要不断改进新城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实现人口主动、均衡地向新城导入,全面启动CBD灯光亮化改造,抓紧完善一批集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新城环境品质,力争今年10月部分应用上线,年底“一中心、一场馆、两个平台、六大系统”全部投入试运行,让这座集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综合体尽快“浮出”水面。”宋铀对新城的“出炉”充满了信心。

   以规划强产业 “工作之城”加速升级

  缺乏产业支持,再美的新城也只能沦为一座“空城”、“睡城”。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新区明确主攻方向,紧扣产城融合,将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引爆了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博览城、九龙湖智慧城三大重点项目的同时,充分新区利用生态、水系、气候等优势,一举夺下“涵碧楼酒店及商业综合项目”合作协议。届时,一座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商业服务、商务会展、体育健康、海洋渔业文化于一体的高端生态文化度假经济区将为新城创造一个超越巴厘岛的度假生活新天堂。

  绿地国际博览城会展中心已完成桩基施工,正在进行土方开挖,万达茂、主题乐园、酒店群、销售物业等配套设施已开工面积为150万平方米……这一个个让人心动的消息,正为新城的崛起插上腾飞翅膀。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重点围绕文化产业、总部楼宇、高新技术、大型商业百货等现代服务产业开展招商活动,加速产业园区推进步伐,充分利用好南昌华南城、新华文化城、用友软件等产业园区集聚效应,产城结合,有效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契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城经济。”(黄芳 本报记者 钟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