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授为官之道:当官发财两条道 为官心中要有戒

13.01.2015  19:54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马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昨天在北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县委书记坐在一起,上了一堂课。这是总书记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与县委书记们谈心。

  习近平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因此他不仅是总书记,还是一位“老书记”,那么“老书记”面对新书记们,都讲了些啥呢?

  县一级在中国的政治构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在中共执政和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可谓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郡县治,天下安。从过去的县令到今天的县委书记,一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担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对此深有体会。

  习近平:1982年我到正定县做县委副书记,1983年7月,我做了县委书记,我同大家感受一样,县委书记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确实不好当。

  习近平在讲话中还提到了多个历史上的榜样,不过他最希望大家学习的,是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

  习近平:古人早就总结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这样的历史现象,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7岁担任浙江的鄞州县令,为以后革新变法打下了基础,他有了实际感受。清代郑板桥,长期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担任知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千古流传,这样的一种心境,他跟老百姓贴的多近啊。

  陶渊明、狄仁杰、包拯、海瑞,这些都是当过县令的,而且很多都是在这个岗位上作出的业绩名垂青史。古先贤海瑞说,官之至难者,令也。说的就是县官难做,怎样才能当好县委书记,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曾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他得知儿子看白戏,立即拿出钱叫儿子到戏院补票,共产党员当年就是两毛钱一张的县剧院的戏票,看个豫剧孩子去了都不行,要补票。

  如何成为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习近平对大家提出了4点要求,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谈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习近平首先提到了考验与诱惑。

  习近平:每个县委书记睡不着觉的事都不一样,有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考验,有权利金钱美色的考验,这个考验现在太大了,怎么能够不迷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县委书记手中掌握着很大权利,所以各种诱惑、算计都是冲着你来的,各种讨好、捧杀都是对着你去的。往往会被成为“围猎”的对象,很多人有了权利了,马上各种好处都来了,忘乎所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笔人家帐算的清清楚楚,而且是锱铢必较。

  习近平说,县委书记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必须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习近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的透、看得淡,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谈到的“心中有责”,是说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习近平: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是不要搞急功近利的事情。有的人到了县委书记的岗位上就觉得反正也干不长,不如弄点大动静出来,也好显示自己的能耐和政绩,为自己晋升提拔铺路。

  最后,总书记提醒大家,要心中有戒,“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习近平: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是否合法,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鱼我所好也,熊掌亦我所好也,确实都喜欢,你要选择想去致富,你就不要当官。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利关、美色关、金钱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现在条件这么好了,还要去贪,那是良心大大的坏了。